“这是最后一次,我最后一次警告你!”──用规则代替空洞的威吓
晚上,妈妈觉得自己的头越来越沉,经过辛苦的一天,她实在太累了。但此时还有一件更辛苦的事情等着她做:得让4岁的崎崎赶快洗澡睡觉。但每一次,这件事都不那么顺利。这不,今天,崎崎正坐在地板上玩着他的玩具,他一点都不想去睡觉。妈妈看了看表说:“崎崎,快9点了(妈妈习惯性地多说了30分钟),你该洗澡睡觉了。”
“不嘛!我不想睡觉!我还要玩。”崎崎嘟囔了一句,头也没抬,继续玩。此时,他俩都清楚,按照惯例,这件事并不需要立刻响应。妈妈没有迫使崎崎立刻行动的意思,她只是希望开始这个过程。而崎崎知道,每次让他上床都得花去他烦恼的妈妈半个多小时的时间。
大约过了10分钟,妈妈又开口了:“崎崎,越来越晚了,你明天还要上幼儿园,快把玩具收拾好,洗澡去!”但她仍然没有指望崎崎服从命令,并且崎崎也知道这一点,妈妈的真实意思是:“我们的时间又少了一些,崎崎。”
崎崎拖拖拉拉地四处晃悠,随意地收拾着一两个玩具盒子以示听到了妈妈的话,然后,他又坐下来玩上几分钟。
又过去了大约10分钟,妈妈再一次发出命令,这回她有些愤怒,威胁道:“你怎么还在玩?我警告你,再不收拾好,赶快去洗澡,我就对你不客气了。”崎崎懂得,这次是真正的命令,他必须尽快收拾好玩具。
他这样做了,然后磨磨蹭蹭地走向洗澡间。通常,这时候,如果母亲很快地走过来催促他,他就会马上开始洗澡。但是,如果妈妈忽然因为什么事转移了注意力,比如电话铃声奇迹般地响起来,崎崎就又可以捡到几分钟的自由了。
在紧张、辛苦、忙碌的一天之后,这样的情节就像一幕戏剧,在成千上万个家庭中反复上演着。
你是不是觉得,妈妈和崎崎都像是老练的演员,他们谙熟于戏剧的情节,并且认真忠实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事情正是如此。事实上,每一天,每当妈妈想让崎崎做他不喜欢做的事情时,都要经过这些从假生气逐渐升级到真生气的步骤,以平静的提醒开始、以恼怒的威胁结束。崎崎已经很明白,在妈妈达到爆发点之前,他都用不着行动。
难道这样的游戏不够愚蠢吗?妈妈的力量只有那些空洞的威胁,她不仅令自己一直处于烦恼的状态,还破坏了和孩子之间的积极关系。除非自己最终达到了真正的愤怒状态,她永远也别指望能让孩子立即响应。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孩子的好习惯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养成的,坏习惯亦然。需要强调的是,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父母先不忙着去指责孩子,而应先反省一下自己的行为,看自己有哪些做法需要改进。我自己带两个孩子的经验是,从小就应该让孩子懂得:规则就是规则,如果他们不遵守,就要承受他们所不喜欢的后果。不要以为孩子不明白,越早和他们立规矩越好,在2到3岁之间能让孩子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以后带孩子就非常顺手了。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注意以下细节:
一、指令明确,孩子才不会蔑视规则。
孩子对规则充耳不闻的原因,多半是父母的指令模糊。比如:贝贝,待会儿我们要出门,你只能再玩一会儿。幼儿对时间的概念是很模糊的,他们不会知道“待会儿”是多久。当过了一会儿,妈妈说“我们该走了”,孩子会觉得很不公平。他觉得离“待会儿”还早呢!如果妈妈说“我们10分钟以后要走,给你10分钟时间收拾东西”,然后定好闹钟,等闹钟响了,告诉孩子“10分钟到了,我们该走了”。逐渐地,孩子对时间就有了概念,他可能知道,10分钟等于玩具火车跑两趟。等火车跑了两趟之后,孩子心理已经做好要走的准备了。这时妈妈叫他,他觉得很理所当然。
对于更小一些的孩子,因为他们需要通过父母的行为反馈而不光是语言来认识或矫正自己的行为,所以父母还必须用行动来明确指令。我有一个朋友常常抱怨她8个月大的儿子不好好睡觉,几乎每晚半夜都要起来让妈妈陪他玩,有时要玩一个多小时才肯再去睡。这位朋友被搞得精疲力竭,却无计可施:“我一遍一遍地说,乔,现在该睡了。可他就是不听!”是呀,妈妈一遍一遍地说,但结果呢,她还在继续陪孩子玩,不是吗?这样的行为无疑给了孩子一个信息:规则?没有啊,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所以,给孩子明确的指令,是教孩子遵守规则的第一步。
二、说一不二,孩子才不会破坏规则。
美国有个公益广告,告诉父母如何防止孩子抽烟或接触毒品。广告中,一位母亲告诫儿子:“你现在该做作业了,不能看电视!”同时她拿走了遥控器;“你现在不能玩电子游戏!”同时她关掉了游戏机……一连串的类似场景中,每一次,母亲都严格地维护了规则。最后,当这个孩子和一群孩子在一起,有人给他一根烟时,他坚决地摇头:“不!我不喜欢抽烟。”这时画外音响起:说一不二,孩子会听从。
这则广告告诉家长,制定规则并严格执行,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规则是客观的限定,不依赖父母情绪的好与坏。鉴于孩子容易忘记预先的约定,也没有成熟到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欲望,父母需要不时地提醒以帮助孩子记住。但是,提醒只是提醒,一旦孩子破坏了规矩,必须让孩子承担后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就会知道无论什么事都不能马虎,从而形成凡事认真对待的习惯,也就不需要父母的催促和监督了。
我家大宝2岁的时候,我有时带他去超市。刚开始,他很好奇,坐在推车上帮我拿东西,看价格标签。几次之后,他大概知道超市是什么样的地方了,经常我要往东,他要往西,看他喜欢看的东西。我要是不听他的,他就大哭,怎么劝都不行。后来,我是这么做的:
出发前,和孩子预先说好规则:我们现在去超市,你要好好坐在车上,如果你要闹的话,妈妈马上带你回家。一路上,多提醒他几次,进门的时候最后再提醒一遍。刚开始孩子挺好,但没多久就旧态复萌。我重申一遍规则,立刻不买东西,带他出门上车回家,不需要多说。几次之后,孩子果然比较遵守规则。比如有一次,我们去家具店。我要去看地毯,他非要看灯。我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很平静地说:“你有两个选择:要么和妈妈一起去看地毯,要么我们现在就回家。”他顿时不响了,我牵着他走,他丝毫没有意见。考虑到孩子还小,我们还通常带点小点心,小贴纸之类的,让孩子在我们买东西的过程中有点事情可做。这也是预防他们哭闹的一个办法,但前提是他们已经懂得要遵守规则。
三、当规则被孩子置之不理时,你要用行动,而不是空洞的威胁,去获得期望的行为。
你曾经对孩子叫喊过“这是最后一次,我最后一次警告你!”吗?一些父母习惯于指望怒火而不是行为来发挥作用,但这是一种毫无作用的习惯。这非但让你精疲力竭,并且难以奏效。就像靠按喇叭无法驾驶汽车,靠叫喊也无法“驾驶”孩子。更重要的是,威胁和斥骂会破坏亲子关系。孩子被父母渐渐引导到了对立的一面,每一次对立,都使父母的神经以及他们和孩子的关系变得紧张。更严重的后果是,当父母因为某种原因心情糟糕时(比如由于工作不顺利或夫妻闹别扭等),往往会情绪失控,突破常规的状态,对孩子进行非常严厉的惩罚。这时,冲突陡然升级,家庭的平静就会轻易地被一件生活琐事彻底击破。
父母必须懂得影响孩子最成功的手段就是掌握那些对孩子来说很重要的东西。絮叨的数落和空洞的威胁只能对孩子产生很小的作用,甚至一点作用也没有。这个结论已在无数家庭中得到验证。在那些家庭中,孩子会把一个家长推到忍耐极限的边缘,而在另一个面前却像甜蜜的小天使。一位妈妈抱怨道:“瑞克十分在乎他的爸爸,但是一点儿也不理会我的话。”不难想象,瑞克的爸爸肯定是个用行动维护规则的人。
现在,让我们再回到崎崎睡觉的那个场景。絮叨的命令和空洞的威胁天天在他耳边回荡:“为什么你不能改掉这些毛病呢,崎崎?”“我该拿你怎么办呢,儿子?”“如果有一次,哪怕只有一次,你能主动去洗澡睡觉该多好啊!”……崎崎日复一日忍受着这种唠叨,他会觉得幸福吗?“幸运”的是,他有了一种能力,可以只听自己想听的,让其他的话语统统过耳不闻。这就像生活在铁路旁边的人甚至听不到火车隆隆驶过的声音,崎崎学会了忽略他周围毫无意义的声音。
那么,父母究竟应该如何做呢?现在,让我们对那出“老戏”的情节提一点修改的建议。
一开始,妈妈应该预先告知崎崎,他还有5分钟玩的时间。其实,无论孩子还是大人,没有谁会喜欢自己的行为突然被强行制止。所以,你可以考虑利用一台闹钟或是计时器来帮助你。
当5分钟过去,闹钟响起时,妈妈应该平和地告诉崎崎去洗澡。如果他拖拖拉拉,父母就应该有所行动。这种行动可以是一些奖励,或是一些轻微的痛苦。轻微的痛苦是一种“否定性”信号,同样可以给孩子很好的激励。如果你实在不知道怎么做才算是“轻微的痛苦”,我建议你试一试:有一块肌肉,紧贴在脖子后部的下面(解剖学中把它称为不规则的四边形肌肉),当它受到挤压时,大脑就会隐约意识到:有危险,必须避免。当然,疼痛只是暂时的,不会引起任何伤害,但对父母来讲,当孩子抗拒服从口头的命令时,这却是一种颇为实用并且效果明显的手段。
如果崎崎知道,当他继续拖延,那么这个“否定性”信号或其他一些轻微的痛苦就一定会降临到他身上时,他将逐渐学会在这种结果到来之前赶快行动。
“言必信,行必果”,这句老话会使父母和孩子都受益无穷,也是高效能父母的第一个教子习惯。
指令明确,孩子才不会蔑视规则。
说一不二,孩子才不会破坏规则。
当规则被孩子置之不理时,你要用行动,而不是空洞的威胁,去获得期望的行为。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zaojiao/516273.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