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之以情??用尊重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
下午,李思正在主持公司销售会议的时候,他儿子小胖的班主任刘老师来电话,说小胖今天在班上不守纪律,跳皮捣蛋,等等。放下电话,李思满腔怒火,决定今天回家后一定要给小胖一定颜色看看,让他长长记性。
李思回到家时,小胖已在看电视了。李思双手?腰问儿子:“今天你在学校做了些什么?”
小胖懒洋洋回答说:“我什么也没做!”
李思说:“我不信!老师才不会无缘无故打电话向我告状。你到底做了些什么?”
小胖不予理睬。李思更愤怒了:“小胖,这事你到底想怎么办?”
小胖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说:“你爱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这臭小子越来越猖狂了,现在不好好教训他一下将来还不要翻了天?想到这里,李思上前拦腰抱住九岁的小胖,在他屁股上一顿猛揍。要不是张珊从厨房跑出来抢过儿子,李思是不会停歇下来……
虽然李思爱自己的儿子,但是他的原则是:孩子不打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孝子!像李思这样,家长们信奉用巴掌和棍棒的教育政策,除了相信它们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事实上这种效果是短暂的??之外,就是他们不知道还有什么好的方法代替自己的巴掌或棍棒。他们担心对孩子不严厉孩子就会变得无法无天,他们没有尽到做家长的责任。
家长使用拳头或棍棒来教育孩子,目的的确是想让孩子学好,但是,在这个时候家长也很容易变得意气用事。如果说有些孩子在遭到家长的严厉惩罚时好胜心会越来越强,那有些家长在处罚孩子时好胜心也会越来越强,他们总在想自己无论如何不能输给孩子。家长们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都承认揍孩子时的感觉很好,因为这给了他们一种胜利者的感觉,他们相信孩子从此会变得很“乖”,然而,他们不知道,这种严惩并不能鼓励孩子积极向上。事实上,要鼓励孩子积极向上,还有很多比用拳头或棍棒更好的方法。
有很多家长总是这么认为:孩子之所以屡教不改,就是因为他们没有从家长的巴掌或棍棒中吸取教训。因此,很多家长会用更严厉的方法来惩罚孩子。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孩子则会找到更聪明的方法来补偿自己受到的惩罚,这样,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相互报复就会恶性循环,永无休止。这样,直到孩子长到十几岁以后,他们就以离家出走等极端方式来报复,然而这时家长才如梦方醒,但悔之晚矣!
为什么家长的巴掌或棍棒在家庭教育中作用有限,不能一劳永逸?因为家长的巴掌或棍棒对孩子来说只是一种行为的外在力量,在这种外在力量的控制之下,孩子不得不好好学习或与人好好相处,他们这么做一切都是为了让家长满意,反过来说,就是家长时时刻刻在为孩子的行为负责。在这种家庭教育方式中,家长必须随时看住孩子,一旦失去了家长的控制,孩子就不知道如何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没有这种外在力量的威慑,他们就有可能逃学或与人打架。
当然,有些家长不是用巴掌或棍棒来教育孩子,而是用金钱或其他物质以奖励的方式教育孩子。这种方式在本质上与巴掌或棍棒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都是对孩子的一种外在控制,没有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学会自律。
面对家长的巴掌或棍棒,孩子肯定是“弱者”,但他们大多口服心不服。现在很多家长错误地认为,如果孩子不听话不让他们吃些苦头,那他们就不会长记性。让孩子吃些苦头的确能让孩子长些记性,但它极大地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他们在家长的巴掌或棍棒的严管之下会变得越来越不自尊和自信。
家长采用巴掌或棍棒进行家庭教育,实际上是他情商不高的表现,因为打骂孩子只是对孩子的一种外在控制,它不能让孩子在内心产生美好的感情,只是暂时抑制了孩子复仇的愿望。一旦脱离了家长的控制,孩子们就会用各种办法来对自己遭受的惩罚进行补偿,将报复的念头化作实际行动,再次打架,旧病复发,屡教不改。
家长的高情商的做法是引发孩子的感情共鸣,使他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从而进行自我控制。如果李思情商比较高的话,那他在回家看到小胖后会采取这么几个步骤以发挥情商的作用:
第一步:发挥情商中识别感情的能力的作用。李思要问清楚老师为什么要批评他。于是小胖说出了事情的经过:他的同桌把废纸扔到他的课桌下面,老师就批评小胖,小胖说是同桌丢的,老师不信,严厉地说废纸在你脚下就是你丢的,并命令小胖拾起来,小胖就是不捡,于是与老师争吵起来。最后,小胖说:“我们老师特差劲,总是偏袒女生(小胖的同桌是女生)。”于是,李思说自己能理解这种被人错怪的感受。
第二步,发挥情商中利用感情的能力的作用。李思要表达出对小胖的同情,但是不能认同。同情小胖,是因为小胖被冤枉了,但这并不表示自己认同孩子顶撞老师的行为。这时,如果李思告诉小胖自己小时候也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那效果会更好。比如,李思说:“我记得我上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我同桌的橡皮不见,老师就当着全班的面说是我拿了。我非常生气,觉得特丢人。”
家长必须记住,不管孩子做对还是做错了,都要向孩子表示自己的同情,但这种同情并不表示家长认同或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表示家长理解孩子现在的感受,如果家长告诉孩子自己也曾有过类似的行为或感受,那效果会更好。
第三步,发挥情商中理解感情的能力的作用。李思要告诉小胖你的感受。如果李思平等地与小胖进行了前两步的交流,那小胖这时就肯定会愿意听李思说了。
第四步,发挥情商中调整感情的能力的作用。父子两人心平气和之后,李思要让小胖自己想办法如何解决他与老师之间的问题。比如,问小胖明天见老师后应该怎么做,如何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等等。如果小胖没有想法,那李思就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两人意见一致。
反思:你是否赞成“孩子不打不成器”这句老话?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zaojiao/517024.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