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儿童电视节目的创新和发展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重视。制作儿童节目的目的已经不单单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娱乐,更重要的是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湖北卫视《快乐森林》栏目制作了大量的融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的优秀的儿童节目,其中《课本剧》的策划与制作不仅给编导提供了一次创新实践的机会,更是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舞台。
课本剧是一门综合表演艺术,它融多种艺术表演手段于一体。同学们通过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充分感悟课文深刻的思想内涵,从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那么,如何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指导他们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如何更好地运用电视手段,将小学生课文搬上荧屏,让同学们更深地体会到文学作品和电视艺术结合的魅力呢?通过一年的制作,我们有以下几点看法。
选题上的创新
我们拍摄的课本剧大多是以小学义务教育阶段一至六年级语文课本中的课文为蓝本。这么多课文,拍什么?如何拍?这是一个关键问题。只有选题好,才能够给同学们提供更大的创新空间。课本剧的选题必须具备以下特性:
1.课文的主题必须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课本剧的主题要鲜明,必须具有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的典型性,要对同学们具有积极的普遍的教育意义。例如《小狐狸卖空气》,通过一只小狐狸来到城市得了空气污染症这个故事,教育孩子从小树立环保意识;《揠苗助长》、《西门豹》虽然是老故事,但是古为今用,教育孩子们破除迷信,热爱科学,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
2.课文故事必须具有叙事性。剧本中必须有故事结构、故事冲突、故事表演程式。有情、有景,人物形象生动,才能够为课本剧的改编和创新打下厚实的基础。形象生动逼真,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将会强烈地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故事情节单一,缺乏想象的空间,不利于同学们在创编、表演以及道具设计等方面去创新。
3.所选择的课文必须适合舞台演出,具有舞台性。课本剧作为一门综合艺术,需要运用各种艺术表现手段,把文学、音乐、美术、舞蹈、体育甚至自然等学科有关的所有表现手段运用到舞台表演中去。它有戏剧和舞台艺术两个相互关联的基本组成部分。
剧本是戏剧的基础。有了剧本并不代表有了戏剧。作为表演艺术,戏剧必须以舞台演出做最后的完成。剧本中人物的矛盾冲突,要通过个性化的台词和人物动作来表现。这一切都需要通过舞台做载体来实现。
舞台艺术具有立体性,它可以将剧本中人物的矛盾冲突、人物动作、布景、灯光、拟音以及化妆、服装、道具等等一切呈现在观众面前,产生扣人心弦的效果。
所以是否具有舞台性至关重要。有的选题虽有故事情节,同学们却无法艺术地将故事情节表现出来,因而不适合舞台表演。作为编导就必须积极地帮助老师和同学们选题。这就要求编导具有独具慧眼的发现能力。
内容上的创新
1.在指导学生“自编”过程中启发学生想象,培养创新思维品质。
内容上的创新,主要是指在编剧上下工夫。题材选好了,如果仅仅按照课文内容分角色表演下来,同学们会觉得毫无生气,十分没趣。课本剧的题材来源于教材,但绝不是教材的翻版,而是对教材内容的再创造。
把教材改编成课本剧的过程,实则是由再造想象向创造想象飞跃的过程。编导一定要启发学生想象,培养创新思维品质,引导老师和学生在不背离原作品的主题思想的前提下,进行大胆想象、创造,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故事情节更加引人入胜。
如:一位老师曾经让学生把课文《乌鸦喝水》一文编成课本剧来表演,为鼓励创新思维,老师提醒同学:乌鸦很聪明,会想出好办法喝到瓶子里的水;我们小朋友更聪明,大家动脑想一想,还有哪些办法能使乌鸦喝到瓶子里的水?
结果,一个个富有创意的想法产生了:一位同学戴着乌鸦头饰,嘴里衔着一根空心草秆子,他把秆子插入瓶中,美美地吸了一口,还幽默地拍着肚子说:“好爽呀!真是晶晶亮,透心凉。”富有创意的表演一下子激起了其他同学的创作欲望。
再如:《小狐狸卖空气》一文,小狐狸回到大森林里治好了空气污染症后,就把新鲜空气卖到城里来,编导和老师提醒同学:你爱我们的城市吗?你希望我们的居住环境改变吗?
千家街小学的同学们在排练时听到这样的提示,马上就加入了这样一段内容:“小狐狸回到大森林里治好了空气污染症后,就把新鲜空气卖到武汉市的千家街、司门口等地”,使人们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市民们纷纷把花儿、草儿、大树请来,使武汉市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通过他们的想象,把课文内容与同学们每天生活的城市联系起来,同学们表演兴趣大增,而且环保意识就这样“润物细无声”地植根于孩子们的心中。
在改编课本剧中,编导和老师要引导学生不囿于思维定势,让学生的想象自由驰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强化合作意识。
同学们在课本剧的编导、排练过程中,作为编导要指导他们从服装道具的准备、角色的选择到排
练时间的安排等排练过程中,相互配合,倡导合作的精神。如红领巾小学的同学们在排练《西门豹》时,老师和编导让同学们自由组合,让他们根据同学们在化妆、表演、歌唱、朗诵等方面的不同特长,结合自身的愿望和班里的具体情况,确定演员。
“西门豹”这一角色同学们一致推荐班中身材高大、模样周正的班长黄栋宇来表演,而“巫婆”是反面角色,又是配角,编导提醒同学们这个角色的重要性,结果他们推荐口齿伶俐又擅演反角的喻先强同学来表演。
演出中喻先强根据事前的设计和临时的发挥,把“巫婆”那种冷酷、贪婪、狡猾、欺诈的形象表演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最难能可贵的是在排练过程中,同学们能够根据老师和编导的意图,相互提醒,相互鼓励。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就在这种信任、理解、支持的情境中得到培养和强化。
3.鼓励同学们在表演中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课本剧的表演过程不仅仅是对课文语言的运用,而是要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学生在课堂的教学中已经对书本语言烂熟于心,作为编导和老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创造性地运用这些语言,使得学生的语言积累更为丰厚。
如课本剧《三个小伙伴》,课文语言平淡,经过改编后,同学们根据人物特点,展示了个性化的语言,精彩片断如下:
野猪朋朋:嘿,要植树,先刨坑。俺小猪,嘴最硬,刨大坑,我最行。小树们,等着吧,植树先得刨大坑。看看吧,看看吧,这大坑,多棒啊!
袋鼠豆豆:嗨、嗨、嗨,难、难、难,嗨、嗨、嗨,难、难、难,这可不是好玩的。用脚挖,脚流血;用嘴刨,嘴起泡。
小象胖胖:用脚跺,坑太浅;用嘴刨,鼻子长。嗨,看来植树不简单,不简单!
编导通过指导同学们编、演、导课本剧,点燃同学们的创新之火,激发创作热情。
表现形式上的创新
一部优秀的课本剧是非常讲究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的。表现形式好,就会产生很好的艺术效果,对小观众也就有吸引力。如课本剧《西门豹》,选材不错,内容也很好,但是,如果同学们按课文内容用对白的形式表演出来,就会使人感到平淡,缺乏吸引力,缺乏艺术性。
我们可以引导同学将对白、唱词、快板等多种艺术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给节目注入了活力,使节目新颖好看。同样,《揠苗助长》的开头,用舞蹈的形式来表现小苗苗的成长以及被拔之后的痛苦,也是具有创意的。
其实课本剧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儿童的心理、儿童的思维、儿童的眼光以及儿童的趣味和特长,自由自在地运用多种新颖的艺术手法来表现,来创新。如:可以改编成话剧课本剧、戏曲课本剧、木偶课本剧、皮影课本剧,还可以改编成舞剧、哑剧、朗诵等形式来演出。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zaojiao/521297.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