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孩子们之间发生冲突是难免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处理的方法,处理的适当可以使孩子从中学习到一些处理事情的技巧,相反处理的不当,反而还会伤害到孩子,以下就让我们结合实例来具体的学习下如何处理孩子们间的冲突!
晚上,我在浴室洗澡。忽听周周敲门,略带哭腔地说:“妈妈,晓晓把牛奶泼到了我的衣服上,我变成了一只落汤鸡!你快出来呀。”我说:“好,妈妈在穿衣服,你稍等一下。”我穿好衣服出来,周周满脸沮丧地站在门口,看见我,她迫不及待地向我控诉晓晓的“罪状”,“晓晓端着杯子给我喝牛奶,突然她把牛奶泼到了我的衣服上。妈妈你看,这里,还有这里,到处都是牛奶!”周周指着那些沾满牛奶污渍的地方说。我蹲下来,拉着她的手说:“晓晓把牛奶泼到你的身上,你很生气是吗?”周周点点头,气鼓鼓地说:“我的衣服上到处是牛奶,我变成了落汤鸡,一点都不漂亮了!”(早教网)
好一个“落汤鸡”,这是周周在《不一样的卡梅拉》里面学到的词,小黑猫被磨坊主装进麻袋,然后扔到河里,被小胖墩钓鱼给钓了上来。小鸡卡门给湿漉漉的小黑猫取名为“落汤鸡”。周周把被牛奶泼湿的自己称为“落汤鸡”,真是贴切不过。周周接着说:“妈妈,我要换衣服,这件衣服湿了。”我说:“好啊。”
换了衣服出来,周周已经没事了。我看见晓晓坐在沙发上闷闷不乐。外婆告诉我,刚才泼了牛奶之后,周周责怪晓晓,还打了晓晓。晓晓5岁,仅仅比周周大1岁半,她很懂事,处处照顾周周,给周周擦鼻涕、喂饭、喂药。有时周周打了她,她从来不还手,只是抓住周周的手,不让周周继续打她。我猜测晓晓应该是在给周周喂牛奶,只是不小心把牛奶泼了。晓晓是“好心办了坏事”,而周周抓住她的失误不放,还打了她,她正委屈着呢。这时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学会宽容:对他人的无心失误,不要紧紧抓住不放,要宽容对方,培养孩子的同情心,让她能推己及人,尝试着理解他人的感受。
我把周周抱在腿上,问她:“刚才晓晓是在喂你喝牛奶吗?”周周说:“是的。”我说:“那她是在照顾你了,她是不小心泼了牛奶的吧?”周周点点头,“是的。”我接着说:“你责怪晓晓,还打了她,是吗?”周周点头承认了。我温和地说:“你还记不记得,有一次你不小心打破了一个碗,你很害怕,你说你是不小心的。妈妈有没有责怪你?有没有打你呢?”
周周小声地说:“你没有打我,也没有责怪我。”
我说:“妈妈宽容了你。如果你上次打破碗的时候,我狠狠地责怪你,还打你,你会是什么感觉呢?”
周周说:“我会伤心难过的。”
我柔声说:“今天晓晓泼了牛奶在你身上,也和你上次打破碗一样是不小心的。你责怪她,还打了她,你说她现在是什么感觉呢?你看看她现在快乐吗?”
周周侧过头看看晓晓说:“她不快乐。”
我说:“所以呀,对别人不小心犯的错,只要对方表示了歉意,我们就要原谅对方,这叫宽容。”周周专心地听着,没有说话,“宽容”对她来说,也许还需要时间来理解。
顿了一会儿,我接着说:“你觉得你现在该怎么做呢?”周周从我腿上下来,走到晓晓跟前,捧着晓晓的脸,说:“对不起。”说完还拥抱了晓晓一下。
晓晓依然闷闷不乐,5岁孩子的情感比三岁多的孩子更为复杂,更接近成人。周周早就忘记了“落汤鸡”的不快,而晓晓还没有忘记周周的责怪和打她带来的委屈,这种委屈的情绪需要时间来消化。这是一件好事,让周周明白:不是一句“对不起”就能解决问题的。经历了晓晓对她的冷落,也许能让周周更加懂得尊重和体谅别人的感受。
接下来是洗漱睡觉,在睡觉前的一个小时里,任凭周周怎么喊“晓晓”或是“晓晓姐姐”,晓晓始终没有理睬周周,周周觉得挺没趣的。
第二天早晨,晓晓早早地起床了,周周还没醒来。看起来晓晓的情绪不错,昨夜的不快似乎已经烟消云散。我笑着问晓晓:“昨天周周打了你,你不开心了吧?”晓晓说:“是的。”我说:“现在感觉怎么样?”晓晓的脸上露出笑容,“现在没事了。”
不久,周周醒来了,一睁眼看到晓晓,对着晓晓笑。晓晓也笑了,她们俩“一笑泯恩仇”了。
父母在孩子起冲突的时候,父母在这里千万不要去充当一个判官的角色,很多父母以为自己很万能,他们希望孩子有问题了找自己来处理,有时候往往会适得其反。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孩子本身可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早期教育
重点提示:
让孩子知道:对他人的无心失误,不要紧紧抓住不放,要宽容对方。
父母在孩子起冲突的时候,去充当一个判官的角色,这万万不可。
总结:孩子们之间发生了冲突,做为家长首先要搞清楚状况,不可盲目的对孩子们一顿痛骂,心平气和的引导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希望每个妈妈们都能够教会孩子们更多的处理事情的技巧!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zaojiao/532692.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