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过去的父母连字都不识一箩筐,你说的这样复杂,父母要学习这样多的,这么专业的知识,过去的孩子是如何学习的?问得很对!在自然经济文化环境中,教育如何是根据儿童智力发展的阶段和规律进行?其实过细观察,答案就很清楚!过去孩子在游戏和玩耍中促进智力发展的过程,主要不是有成人来担负,是由大一点的孩子来担负。小孩子的天性是喜欢和比自己大一个年龄段的孩子在一块玩,不喜欢和自己小一个年龄段的孩子和大几个年龄段的孩子在一块玩。在村里、胡同里有很多孩子,四岁多的孩子不仅仅和同龄的孩子在一块玩,他们老追着五岁左右的孩子跑,一般五岁孩子比四岁孩子大一个智力年龄段,他们现在玩的游戏正是四岁孩子要发展和正在发展的智力段所需要的,这样四岁的孩子跟着五岁的孩子学,五岁的孩子跟着六岁的孩子学,六岁的孩子跟着七岁……不用大人教,不同智力发展段所需要的游戏、语言,孩子们都自然去学习到。父母根本就不需要搞懂是什么道理。
现在儿童智力发展的所需要的游戏、活动,没有过去的环境,没有社区,没有一层层年龄段的孩子在一块。在家里也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孩子。教育主要有成人来完成、来担负。既是到幼儿园,幼儿院也把同一年龄段的孩子放到一块,有老师(成人)来教。很多孩子很难去和比他大一个年龄段的孩子在一块玩耍。所以我们对传统教育的链条断掉极其痛心!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每一个父母都去学习儿童心理知识,达到很高的水平是不现实的!
我们还是希望父母们能学习一些必需的儿童心理、教育知识,一是去弥补现在的环境给孩子带来的问题,促进儿童智力发展,教育是科学的,不应该是盲目的。另一方面,因为科学的进步,我们对自身心理发展的奥秘有了更多的了解,学习这些科学知识,采取正确的方法,确实会使孩子的智力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有的父母说,现在有很多早教机构,有很多专家给与咨询,提供方案,花了很多钱和时间,总觉得不理想,对早教产生怀疑。这是中国幼儿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仅仅只有十几年的时间,并且在部分城市和地区,发展的非常快,旧的教育基础和链条很短时间内出了问题,如何解决,大家都在思考,尤其是父母们的要求走在最前列。但是这十几年,国家并没有培养出需要的大量人才,并且研究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的人都很少。目前做这些工作的人大致有三类:第一类是学医的,从事儿保工作的医生。二是学幼儿教育,幼儿院和学校的老师,第三类,是从教育系和心理系出来的一部分人。
这三类人的大部分都存在一定的知识缺陷,儿保医生和老师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非常缺乏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尤其是发展心理学的基础。教育系、心理系出来的人,理论很好,很熟悉,但非常缺乏实践经验。而经验决不是一年、两年能解决,需要很多年的努力和实践,有的专家自己都没有好好带过孩子,给别人指导,可能就是纸上谈兵!对孩子的教育是很复杂的,不仅仅要具有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这就对专业工作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改革开放后,我们开始大量的学习西方的知识、科学。但很多东西是照搬进来,甚至是生吞活剥。对孩子的教育不是一项技术,像写计算机程序,很快就能学会。学习外国的教育方法、理论必须和自己的文化结合,所以有一个消化的过程。国家现在不重视幼儿教育,在一个向钱看的时代,急功近利的人多一些,坐下来认真思考、扎实做事的人少一些。政策也不鼓励那些认真、扎实干活的人。希望能找到一些补救的办法。使中国的幼儿教育、家庭教育很快发展起来。
三、关键期的问题
为什么说儿童教育有一个关键期,现代科学认为人所能达到的智力活动都是由遗传决定,但是遗传仅仅是一种潜在的智力,不是现实的、实际的智力。这是什么意思?比如狗出生后就和人在一块生活,但它只具有狗的能力,不具有人的能力。这就是遗传决定。如果人出生后在最开始几年不和人类在一块生活,会是什么样?十九世纪末期在印度发现两个“狼孩”,一个发现时六、七岁,一个三、四岁。
发现时孩子只具有狼的行为,不具有人的行为。回到人类社会以后,这个六、七岁的孩子无论如何帮助她,其智力提高的非常有限。人们开始认识到智力发展有一个关键期,二十世纪心理学对关键期有了很多的研究。认为要把人遗传的、潜在的智力成为现实的、实际的智力,出生到六岁左右是一个很关键的年龄段。如果在六岁左右,有很好的环境,就能更多的把潜在的智力转化成现实的、实在的智力和能力。如果在这个年龄段没有很好的教育环境,把潜在的智力变成现实的智力是很有限的,并且在长大以后,再提高是很困难。所以现在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幼儿教育。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zaojiao/547295.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