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上有一袋饼干,妈妈顺手拿过来想吃一块,苗苗一把抢过去,说:“这是我的。”妈妈不但不生气,反而非常兴奋,2岁半的宝宝终于第一次说出了“我”这个字眼,以前他总是说:“这是苗苗的。”或者不能清楚地区分“你我他”,他认为的“你”是指他自己,而“我”是指“妈妈”,例如他吃面包,妈妈问他:“你还吃吗?”他说:“你吃。”妈妈说:“你应该说‘我’吃。”结果,他说:“妈妈吃”。
可见,“我”的诞生并非一日之功,它经历着一个怎样的过程,对宝宝意味着什么?
“我、你、他”反映宝宝内省智能的发展水平
世界上最博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博大的是人,所以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博大的一门学问。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并不是这门学问的唯一叩问者,我们的小宝宝在妈妈还没有觉察的时候,就已经在悄悄地叩问了。他从出生以后就听见有人在说“妈妈”、“苗苗”和“饼干”等等,他的小脑袋瓜就在想:这些都是什么?“妈妈”和“苗苗”是什么关系?是“苗苗吃饼干”还是“饼干吃苗苗”?“我是苗苗”还是“苗苗是我”?经过长期的观察与孤独的思考,这些奇怪的问题终于有有一天被搞清楚了:“苗苗是妈妈的宝宝,苗苗是我(但最初他还不明白苗苗也可能是别人),饼干是我的,我能吃掉饼干(他感觉到自己比饼干本领大)。”这就是宝宝内省智能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内省智能逐渐帮助宝宝明白“我”(I)不但能认识世界,还能认识“我”自己(me),这一智能被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描述为:“一个人清楚地了解自己,有效地处理自己的欲望和恐惧,并有意义地运用这些信息去调适自己生活的能力。”可见,内省智能是宝宝观察自己、评价自己和调整自己的能力,它不是唐诗宋词和数学外语本身,但驾驭着自己愿意不愿意学它们?自我判断能不能学好?自我琢磨怎样学好?如果没有良好的内省智能,宝宝就不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就控制不住自己犯同样的错误,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无从发展,也不能较好地认识自己和别人的优缺点。所以,以正确区分“我、你、他”为起点的内省智能为宝宝打开了一个“自我意识”的新世界。
宝宝内省智能发展时间表
为了揭开宝宝内省智能的发展秘密,心理学家调动了自己高超的“内省智能”,用各种美妙的方法做实验,其中一个镜像实验揭示了宝宝内省智能的发展阶梯。心理学家通过一个由单面镜和双面镜组成的实验装置,向宝宝提供三种形象:宝宝本人的形象、妈妈的形象和另一个宝宝的形象,这三种形象有时同时呈现有时交替呈现,观察宝宝的不同反应,发现宝宝的自我认知有4个阶段。
First:妈妈阶段。4个月左右的宝宝对妈妈的形象最感兴趣,他对之观看、微笑并咿咿呀呀的,但对自己的形象并不感兴趣。这是因为妈妈总是面对着他说话、抚摩、做事,所以他先认识妈妈,却不认识妈妈说话、抚摩和做事的对象——宝宝自己。
Second:同伴阶段。4—6个月的宝宝有进步了,但他对自己的形象和另一个宝宝的形象同样感兴趣,不能从两个宝宝中区分出自己。
Third:伴随行动阶段。7—12个月的宝宝发现两个宝宝不同了,他发现镜子中的一个宝宝会动嘴,他也跟着动嘴,但他不明白是自己先动嘴,镜子中的宝宝才跟着动嘴,说明他还意识不到自己是动作的发出者,却误以为是镜子中宝宝的跟随者。可见,宝宝发现了自己跟别人不同,但还意识不到自己的主动性。
Forth:主体我(I)阶段。12个月以后的宝宝会毫不含糊地区分出自己和另一个宝宝,宝宝的主体我(I)初步诞生。当宝宝19—24个月的时候,他先学会说“我的”,再学会说“我”,这表明他出现了稳定的主体我(I)意识(即自我意识),至此,他的内省智能将进一步飞速发展,内省智能的内涵也变得更加丰富,他不但明白自己的姓名、性别、身体、家庭等基本的自我信息,还将产生自尊、自信、自立、自省、自律、自主等高级内省智能。
首先认识“我”最重要
一般情况下,宝宝首先学会区分“我”,接着很快就能区分“你”和“他”,所以,家长帮助宝宝认识“我”最重要。
★从物品中分离出“我”
最初宝宝啃自己脚丫像啃奶瓶一样的时候,说明他把自己当成了奶瓶一样的物品,所以把自己从客观世界中分离出来,是宝宝内省智能发育的第一步,这需要为宝宝提供可以把握和操纵的物品或玩具,例如握在手里的小棍棒、可以摇动的拨浪鼓、动脚踢走的小皮球、用嘴吹出的肥皂泡等等,这些游戏不但给宝宝带来欢乐,而且让他体验到自己不但与物品不同,还能使物品产生变化,他从中产生自我存在的价值和力量。
★从镜子、相片和录像中反观“我”
镜子、相片和录像是心理学家研究宝宝内省智能发展水平常用的实验材料,也可以被家长用于开发宝宝的内省智能。照镜子特别适合12个月以内的宝宝,宝宝开始会把镜子中的自己当成别人,渐渐地就会明白自己就是镜子中的宝宝,这期间,家长和宝宝一起在镜子面前做一些动作,让宝宝观察镜中人与镜前人的关系。家长还要注意把宝宝日常的生活情形拍成照片或者录像,与宝宝一起观看,让他说说这里面都有谁,哪个是宝宝?大家都在做什么,宝宝在做什么?然后问宝宝能不能模仿里面某个人的动作或者表情?还可以与2岁以后的宝宝讨论他小时候是什么样的,与现在有什么不同?这些做法都能促进宝宝更加清晰的自我意识,提升内省智能水平。
★从成人的评价中确立“我”
宝宝的依赖性比较强,最初他不知道“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家长说他什么样,他就认为是什么样。所以,在人生头三年,家长要给予宝宝积极的评价,经常鼓励和表扬,让宝宝有一个积极明亮的自我形象底色。同时,家庭气氛和睦、家庭成员和谐对宝宝的自信和自爱非常关键,如果宝宝处在争吵、冷漠或者忽略的生活环境,他的内省智能发育将受到不良影响。
★从自己的行为中认识“我”
2岁以后宝宝进入第一心理反抗期,变得不是那么听话,经常反抗大人的保护和要求,并希望大人立即满足自己的要求,否则就哭闹不愿意。这一时期,家长要满足和支持宝宝的合理要求,对不合理的要求,家长要耐心讲道理,必要的时候应该拒绝宝宝的要求,宝宝从家长一分为二的态度中明白了“我”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哪些事情,这是宝宝形成理性的内省智能非常重要的教育态度。
★在小朋友中区分出“我”。
宝宝要知道“我”是谁,他需要参照物做比较,同龄伙伴是宝宝认识“我”的重要参照。所以,家长要带宝宝多与同龄伙伴游戏,不管他们和谐相处还是出现冲突,都是宝宝学习观察和琢磨别人的机会,如果家长主动引导他比较同伴与自己有什么不一样,他的自我意识就更加清晰了。
丰富的亲子交流是关键
绝大部分宝宝在正常的健康环境中都能自然而然地学会正确区分“我、你、他”,家长不必着急强化训练。但是也确实出现少数宝宝3岁以后甚至到5岁还不能正确使用这三个基本人称代词的情况,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单调的语言环境造成的。有的父母把宝宝交给少言寡语的老人或者保姆,看着宝宝吃饱穿暖不生病就以为万事大吉,或者家长对孩子包办代替过多,把宝宝照顾得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很少进行语言示范和语言指导,让宝宝生活在“静悄悄”的语言环境中,宝宝较少有机会接受语言刺激,积累的语言素材贫乏,语言理解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没有得到及时开发,所以总是搞不清楚“我、你、他”之间的关系。因此,家长不要以为宝宝听不懂或者宝宝不会说,就放弃与宝宝对话交流的机会,宝宝在理解和表达语言之前需要长达2年的准备期,需要家长持之以恒地提供丰富的语言生活环境。作者/晏红编辑/熊敏捷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zaojiao/559952.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