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在将来长大成人后,是一个健康,善良,聪明,诚实的人,不过当你发现宝宝说谎了怎么办?很多人发现三四岁的宝宝似乎很喜欢撒谎。可是,这些谎言中有无意谎言和有意说谎,无意说谎是指宝宝自己也没意识到自己在说谎。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分辨并正确处理呢?
有许多父母发现:小孩到了三四岁时,特别爱编瞎话。父母怕小孩染上说谎的恶习,因此很着急。其实,这是小孩三四岁左右时特有的现象。小孩撒谎有多种情况,作为家长要细心分辨撒谎的性质,根据撒谎的性质做出不同的应对。
有些“谎言”是无意撒谎。这一时期的小孩由于年龄的关系,对事物反映的精确性较差。我们成人由于有一定的知识经验作基础,所以对事物的属性就能抓得比较准,能够客观的反映事物。而幼儿感受器官的发展还不协调,更不完善,又缺乏生活经验,对事物的反映容易走形。圆的说是方的,红的说是白的,是常有的事。这是幼儿缺乏概念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必要的知识经验的缘故。这种情况下,小孩把鸭说成鹅,就不能算撒谎。
有时,由于幼儿想象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小孩也会出现这种情况。端着空杯子,假装喝水:“妈妈,你看我喝的多干净!”或者到了晚上,不进被子,非说被子里有老虎。你说没有,小孩却好像真看见一样。当幼儿惧怕什么或希望有什么时,又不能摆脱它或得到它,便会以想象来代替现实,从而取得心理平衡。你说:“啊,喝的真干净,好样的。”
这正是小孩心里渴望听到的。如果你说被子里没有老虎,小孩会觉得我明明看见了嘛。事实上,他是白天在动物园或者画报上看到的。这个时期幼儿的想象就是这样,既容易与现实混淆,也容易脱离现实。作为家长不必大惊小怪,这些都是小孩在发展阶段上可能会出现的现象,不能认为小孩是在说谎,以上这些“无意撒谎”,只要大人讲清道理,小孩很快会改正过来的。
值得家长注意的是“有意撒谎”。
比如,明明是自己做错了,怕自己承认了错误,被小朋友们瞧不起,不与他玩,受到孤立;或是怕承认了错误后,挨家长打骂,于是就撒谎,隐瞒自己的错误。知道说谎可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或摆脱某种困境,像前面提到的,小孩知道肚子疼就可以不参加室外锻炼,于是他也会借口肚子疼,而想摆脱本应参加的活动。又如:小孩无意中打碎了什么东西,诚实地告诉妈妈,妈妈却责备甚至打了他,也会使小孩觉得不如不告诉妈妈。下一次打碎东西,他会装不知道,或者推托是别人干的。当家长发现小孩这些说谎行为以后,家长就要严肃对待了。纠正小孩的说谎行为,切忌简单地批评教育。
三岁左右的小孩要求独立性的意识加强,什么事都要自己来,如果管教时忽视了小孩这一特点,而对其严加管束,就会引起小孩与成人的矛盾冲突。有人把这段时间称为第一反抗期。这一时期的管教方法如果不妥,小孩一旦形成任性,即使家长再有证据,有时他也敢故意说谎。
的确,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千万不要让宝宝养成说谎的习惯,到长大一些想让他改都难了,所以从小就要注意,极时的引导,比打骂更有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zaojiao/560513.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