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临近新年和春节的时候,大人就会忧心忡忡地开始讨论压岁钱、零花钱。国外父母对此似乎并无担忧,让我们一起来借鉴一下:
日本专家:零花钱折射出孩子与父母及同伴的关系
山本教授认为孩子的零花钱作为一种文化中介工具,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孩子们通过使用零花钱来创造自己的生活。
山本先生在日本、中国、韩国和越南4个国家开展了这一研究。他们在儿童购买东西的地方进行观察访谈,到家中对儿童及其父母进行访谈,也在学校对学生进行提问。
研究透视了金钱与自我之间的关系、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以及孩子通过零花钱的使用,怎样建立和维持与周围人的关系。山本说:“打个比方来说,金钱仿佛是一种很有魔力的东西,如果父母给孩子一些钱,那就意味着他们向孩子传递了这种‘魔力’,因此他们会非常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如何使用这种‘魔力’。”
对于成人来说,如何给零花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例如为什么给、给多少、用什么频率给和如何来检查孩子对零花钱的使用,对于父母来讲都很关键。对于孩子来说,能否获得零花钱,还决定于他们父母的意愿。换句话说,零花钱不仅仅是孩子们实现自己愿望的工具,而且也是用来调和他们的意愿和父母意愿的中介工具。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人格也发生了变化或者重塑。
父母对孩子零花钱的控制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定期给孩子一定数量的零花钱,让孩子自己安排开销。第二种是根据孩子的要求或愿望来给孩子零花钱,每一次和孩子协调或者控制孩子的要求。
山本发现,在不同的社会这些方式可能有不同的含义。举例来说,在日本,后一种方式就意味着对孩子的强力控制,它否定孩子的独立性。而居住在中国吉林省延边市的朝鲜族人,认为后一种方式培养了孩子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有利于孩子独立性的培养。也就是说,对于日本人,他们认为成人必须对自己的愿望有自我控制的能力。相反,对于朝鲜族人来说,成人必须具有对自己和他人愿望的调节能力,随时都要考虑他人的情况。这种差异反映了在每一种文化背景下人际关系结构的不同。
在零花钱使用方面也存在两种同伴关系。第一种是AA制,第二种是一些人为另一些人付钱。
在日本,人们认为前者对于朋友来说是更好的。在中国、韩国和越南,人们似乎有觉得后者更好的倾向。但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即使日本的小学生,如果消费不高的话,他们有时候也会“请客”,尽管这种行为方式在日本看来并不怎么好。相反,在韩国有不少的学生却只为自己付钱,尽管整个社会环境都认为为朋友付钱是一种很好的行为。换句话说,有可能两种社会环境下实际行为的差异并没有观念上的差异那么明显。
美国父母:理财从零花钱开始
学会使用零花钱
教孩子使用零花钱是让孩子学会如何预算、节约和自己作出消费决定的重要教育手段。父母尽可能将孩子的零花钱数量控制在与他的同伴大致相当的水平上。至于零花钱的使用,则由孩子全权负责,父母不直接干预。但一旦孩子因使用不当而犯错时,父母不轻易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因为只有如此,孩子才能懂得过度消费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学会对自己的消费行为负责。
鼓励孩子在业余时间打工
工作是孩子自信心的激发器,美国父母一般都鼓励孩子靠打工挣零花钱。父母的这种态度甚至引起了一些专家的担忧。美国一位大学教授指出,父母不能让孩子过度从事这种业余的打工活动,因为长时间的业余打工会干扰孩子完成学业,剥夺他们参与重要的家庭和社交活动的机会。同时不应将家务和零花钱直接挂钩,因为孩子做家务不是因为他们可以从中得到钱,而是因为他们分担了作为一名家庭成员应负的责任。
教会孩子如何存钱
通过减少送给孩子昂贵物品的方法来激发孩子的兴趣,向孩子解释:如果将来想拥有更有价值的东西,他们就不得不在现在放弃一些价值不大的东西。存钱的习惯会使孩子珍视自己劳动所得。
提供模拟成人生活开支的训练
为了帮助孩子为未来生活做好准备,一些美国家庭还让青少年为自己的电话费和车费以及一部分家庭开支付帐。孩子成熟后,父母常会翻开帐本,告诉他家中的钱是怎么花的,以帮助孩子了解如何掌管家庭的“财政”。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zaojiao/589331.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