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随着早教机构的兴起,许多的妈妈也是不甘落后,带着孩子一起向前冲,但是妈妈们是否想过,早期对于孩子们教育,究竟应该教育些什么知识呢?其实在这一过程之中,很多的父母也常常会陷入一些误区,以下就来看下吧!
误区一过分宠爱
一些家庭过度宠爱孩子,凡事包办代替。孩子吃饭,一家人来哄,出门怕宝宝走路累着,忙着抱或用车推。生活上什么都不让孩子做,对孩子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
专家提醒:包办代替会造成孩子的动手能力、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都很差,孩子也不敢面对外面的社会。而过于溺爱的孩子不懂得分享,不懂得爱,与小朋友的交往中,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将来很难适应社会。
误区二拔苗助长
1岁以内就忙着学认字,不到3岁就学起了外语,不少年轻家长对宝宝的智力发展和成长期望值太高,在教育宝宝的过程中操之过急,把早期教育简单等同于早期学科教育,并不遵循宝宝身心发展和智力成长的规律。
专家提醒:早期教育不仅局限于智力开发,会识字、会背诗只是简单的记忆模仿,并不代表孩子真正的智力和能力。多让孩子玩可以锻炼孩子的协调能力、创造力和动手动脑等能力,这些能力都有利于今后的知识学习。而“拔苗助长”则适得其反,使孩子负担过重,产生消极的心理倾向和行为。
误区三过多管制
有的爸妈认为管教宝宝,就要从小做起,让宝宝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一切都是父母做主,宝宝没有任何可选择的余地,不听话就会挨批评。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宝宝,就会变得胆小、怕事。还有的家长对孩子的缺点看得很重,总是挑毛病,而对优点却视而不见,极少表扬,甚至经常打骂孩子。这样的孩子自卑感很强,做事缺乏信心,逆反心理很强,性格较为孤僻。
专家提醒:对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尽量尊重,不要把成人的思维强加给孩子。孩子和家长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应该采取民主方式。
误区四照着书本养孩子
许多年轻父母喜欢以书为标准喂养孩子,有的过分认真地执行书本上的要求,认为这样才科学。如果孩子在开始走路时间、开口说话时间与书中的标准有差距,就会显得非常着急,以为是孩子的智力发育有问题。
专家提醒:每个宝宝的成长路线并不一样,书本上的知识和要求不一定与孩子的实际情况相符。家长可以把书作为参考,一旦觉得宝宝与书上标准不一样时,不要着急,而要综合考虑宝宝的发展。
误区五望子成龙
孩子一出生,就制订了一系列的造才计划,弹琴、学画、背唐诗……一些家长过早进行“智力开发”,用过高的标准来要求孩子,而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
专家提醒: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爱玩、爱动、自我约束力差的天性,家长必须结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适当引导,从而对将来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如果家长一味“望子成龙”,盲目让孩子顺着自己的意愿去做,不但不能发挥特长,反而会一事无成。
误区六:过度约束孩子
嫌孩子玩泥沙太脏,认为孩子碰剪刀、锤子危险,不少家长对孩子过度约束。可这样的约束容易使孩子的智力发展禁锢,探索世界的主动性削弱,个性被束缚,反而会培养出性格暴烈和软弱混为一体的孩子。
专家提醒:好奇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步,也是驱使孩子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动力。有了好奇心,孩子什么都想去探索,都想去尝试,难免会有一些危险,家长需要做的是帮助和引导控制这种危险,而不是盲目限制和制约。
许多家庭把教育与学习相提并论,对孩子的教育偏重智力因素,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对制约其成长的其他因素则很少过问。孩子不到一岁开始认字,不到三岁开始学外语,之后又参加各种培训班,扼杀孩子爱玩天性的同时,阻碍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专家提醒:教育和学习并非一回事,教育包括健康的心理、愉快的情绪、合作的精神、思维的方式、动手的能力、语言的表达等,不能用成绩衡量。家长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不是逼迫孩子掌握一项专门技能。要从全面发展入手,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进取心、坚持性、自制力和勇敢精神等,才能使孩子的正常智力得以充分发挥。
早教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如何养育健康快乐的宝宝?应该避免怎样的误区?这些都是初为人父母者所关注的话题。
总结:早教的方法不正确,不仅仅容易使孩子学习不到更多的知识,还很容易伤到孩子,反而得不偿失,希望家长们都能够正确的对于孩子的早教问题,不要盲目的跟随潮流!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zaojiao/589381.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