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我怎么才能像哈利波特一样飞?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家庭教育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我怎么才能像哈利波特一样飞??现实与想象的关系

  幼儿常常会沉入对超能力的幻想中,拒绝接受自己只是个不会飞的普通人这一现实。我们是应该告诉孩子真相呢?还是应该帮孩子维持假象?

  童话里的主人公总是身怀绝技。比如会飞,可以随时不借助交通工具快速到达目的地;有强大的战斗力,可以快意恩仇维护正义;能够得到别人得不到的信息,像预知啦,透视啦,千里眼啦,顺风耳啦……

  从这些美好的幻想中不难发现,我们人类对自己其实很不满:虽然自称万物之灵,可人类既不能上天也不能入地,而且很可能还是地球上在地震前唯一毫无预感的迟钝动物。

  成年人对此早就彻底认命,视之为天经地义,但孩子们却很不甘心。他们每天都在探索与发现,他们的世界充满未知和奇迹。孩子习惯了每天都见到新鲜事物,所以,在孩子眼里,超能力、任意门、外星人、魔法学校、变形金刚、星球大战全都是那么的真实。在孩子的世界里,一切皆有可能。

  小男孩每天看完动画片以后,都要追着爸爸妈妈不停地问:“到底有没有奥特曼呀?”“超人什么时候来咱们家呀?”“爸爸妈妈你们见过隐身衣吗?”爸爸想,应该把真相告诉孩子。于是,爸爸认真地说:“这都是假的,是编剧编出来给小朋友们看的。世界上没有超人,也没有隐身衣。”小男孩听了很不服气,说:“你说的不对!”爸爸生气地说:“这都是科学,你怎么不相信呢?”

  女儿一岁多时,有次进餐馆的自动门,她爸爸逗她说:“哇,很神奇吧,门自己就开啦。”但是女儿的表情非常镇定自如,丝毫不觉得门自己会开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于是我突然间意识到,只有成年人才会在第一次见到“门自动会开”时觉得有违常理。因为成年人对世界的认知已经固定了。在“穿越”题材的故事里,古人骤然看到电话、电视、汽车、飞机这些现代设施,会吃惊地认为见到了魔法,从而制造很多笑料。这说明成年人总是对自己未知的事物大惊小怪,脑子里充满了条条框框。假如是孩子穿越了,估计一下子就接受了眼前的新奇景象。

  所以,假如我们武断地告诉孩子们“没有奥特曼”“没有隐身衣”“魔法都是骗人的”,我们真的确信自己这煞风景的态度就是所谓的科学吗?我们岂不正像穿越剧中的古人,认为电灯、电话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孩子的心灵比我们可宽广多了,孩子的想象力没有边界。对于一岁左右的女儿来说,不要说门自动会开不稀奇,就是超人飞到她面前,她也只会高兴地说一句:哇,这个叔叔会飞!

  这种不为现实所束缚的想象力看似幼稚,恰恰是我们人类不断进步的推动力。假如所有人都对“人不能飞”认命,今天我们就没有飞机。假如没有人异想天开地想要利用闪电的能量,我们就不会进入电气时代。在IPAD和IPHONE问世之前,所有人都认为乔布斯这完全不符合当今设计主流的产品一定会失败。但结果就像你知道的那样,他的产品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我在少年时期,一直经常幻想着哆啦A梦正在家里等着我放学归来。而且我也相信,一定有不少看了《哆啦A梦》的孩子,长大以后成为设计机器人的科学家。

  所以,面对孩子们的幻想,我们不仅不必,而且不应该用成年人有限的认知来否定它。

  假如孩子问“有没有超人?”

  我想,最佳答案或许是:“爸爸妈妈没有见过呢。我想,为了维护正义,超人平时一定会很小心地不让人发现哦!”

  假如孩子跟你讨论圣诞老人在公寓房里如何通过烟囱进来送礼物,你也不要干巴巴地对孩子说“哪有什么圣诞老人,都是你老妈我给你买的礼物。”

  我们不妨跟孩子共同浪漫一下,告诉孩子:“我相信圣诞老人已经掌握了进这种屋子的新技术。别担心,礼物一定能送到!”

  不过,虽然每个人都知道儿童的想象力值得保护,但在现实面前,孩子的想象力常常会为家长带来这样那样的麻烦。

  小男孩独自在卧室里玩耍,在厨房忙碌的妈妈半天没有听见动静,跑过来一看,险些晕了过去:只见小男孩把床单披在身上,手里拿着个拖把,还戴着一顶帽子,投入地跳来跳去。床单上已经全是脏兮兮的小脚印了。小男孩发现妈妈进来,兴奋地抬起头问:“妈妈,我是不是坚持这样练习就能飞啦?”妈妈看着脏兮兮的床单,生气地说:“刚洗干净的床单,又被你给弄脏了!你这孩子怎么就知道给我添乱?!”小男孩的笑容在脸上凝固住了,他茫然而不知所措。

  孩子勇于实践的天性常常把他们的幻想变成现实的麻烦,使得很多家长觉得孩子过于丰富的想象力是个令人头疼的毛病。其实幻想没有错,错的只是孩子某些无心之失。

  所以即便是孩子为此惹了麻烦,我们也应该先听一听孩子的理由,再给出合理的建议,告诉孩子:“宝贝,哈利波特确实很棒。可是,床单可不是魔法道具哦!这样练习只会把床单弄脏,并不能飞呀。你这么喜欢魔法,下次妈妈和你一起做一套魔法道具好吗?”

  令人担忧的极端情况也是有的:个别孩子会沉湎于幻想世界。比如相信跳崖能获得武功秘籍,相信濒死状态能获得超能力。很多家长会把这类问题归咎于社会的影响,抱怨“都怪电子游戏让我的孩子学会暴力”“互联网害了我的孩子”之类。他们甚至相信,假如不是孩子看了某个“雷击变超人”的电影,孩子的一生就会平安无事。

  其实这类问题都是人格发展问题。很多成年人不也会沉湎于幻想中,认为自己练了气功就能通天眼吗?认为吃某种营养素就能百病不生吗?

  当孩子过分沉湎于幻想中时,父母有很多办法可以帮助孩子。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热火朝天地进行这项研究,甚至要求孩子定期汇报研究进展;你还可以对孩子说,“快,赶紧把作业写完,我们来研究超能力”。这种做法一开始似乎是“助纣为虐”,实际上,这样做能慢慢降低孩子对“超能力研究”这件事的热情。

  在研究的过程中,如果孩子开始试探性地跟你讨论起“雷击变超人”的现象,你要很认真地对待这次讨论。你们可以一起搜集很多案例,从这些案例中可以确定的是,每年死于雷击的人远远多于活下来的人。“所以通过雷击变超人是比较冒险的做法,我们应该再去找一种更稳妥的办法”。

  你还可以告诉孩子:“就算你不能拥有超能力,你也可以努力做个科学家,给自己发明一种装置,装上以后就可以有超能力啦。”至于如何努力才能当上科学家,这个社会已经渲染得够多了。你要做的就是为孩子介绍一些发明超能力装置可能会涉及的学科,如生物学、物理学;你也可以介绍一些科研机构给孩子,让“科学家”这个宏伟目标显得不那么抽象。

  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热衷于获得超能力。这些超能力五花八门,也许是超人,也许是少林功夫……这是人类渴望突破自身极限的一种自然心理,在还没有彻底认清现实的孩子身上会显得格外强烈。随着孩子的成长,吸引他的事情越来越多,也许有一天你突然发现,你那一心想当超人的儿子早就把超人抛到了脑后,他现在的目标是做一名歌星。

  孩子的热情常常是来得快去得也快,但是每件事都反映出孩子在这个年龄段的一些特点,对此,家长应该予以欣赏,给以恰当的引导。多年以后,孩子自己可能也会想不明白当时他怎么会有那样的怪念头,但是家长当时对他的正确引导,却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的一生。回想一下,我们自己当初是否就是这样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呢?

  ● 死而复生是不是能获得异能?

  ● 被外星人绑架能获得超能力吗?

  ● 我昨天晚上飞到外面去了你看见了吗?

  ● 我想去崂山学习隐身法,行吗?

  ● 我能不能去练气功?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zaojiao/592414.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