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适度满足孩子的要求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家庭教育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溺爱这服毒药导致的后果有很多,贪心就是其中之一。溺爱的方式最直接的就是无原则满足孩子的需求,以至于孩子越来越贪心。

  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而孩子却只有一个,所以几乎所有家长都舍得在孩子身上花钱,无论是吃的喝的,穿的还是玩的,只要孩子张嘴,家长就会毫不犹豫地加以满足。

  对于这种做法,大多数家长不以为然:我们有这个经济条件啊,满足孩子的要求也没什么困难,为什么不能让孩子高兴呢?甚至没有经济条件的也声称:“没钱借钱也要给孩子买,别的孩子有的,咱的孩子不能没有。”

  如果孩子过多关注吃、穿、玩,势必减弱对学习的注意力,孩子的任务是学习各种知识与生活技能,并培养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过分地满足孩子的需求,会让孩子骄奢而不知道进取。

  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家长叹息:孩子的脾气太坏了,想吃麦当劳就得马上去买,迟了点就哭闹不休;看到自己喜欢的玩具就不撒手,不给买就躺地上打滚;想到动物园去玩,刚说没时间,马上就大发脾气……

  对于孩子提出的要求,你满足了他,他会笑得像花儿一样灿烂;你拒绝了他,他可能会哭得令你心疼。所以,虽说无奈叹息,但大多数家长出于对孩子的爱,只要孩子一哭一闹,很少有无动于衷的,要么赶紧哄劝,要么赶紧答应孩子的要求。

  【案例】

  一个年轻母亲在博客上留言写道:

  我是一个6岁女孩的妈妈,一向认为馋嘴愿望得不到满足的孩子,容易变得更加馋嘴。所以,对女儿的馋嘴需求总是有求必应,抽屉里永远装满了各种吃食。而且我认为如果不能满足孩子的欲望,作为家长那简直就是犯了罪。

  一旦馋嘴的欲望得到了满足,女儿就摇头晃脑地哼哼唧唧、手舞足蹈地浅吟低唱,她的这种表现,也让我得到极大的心理满足。随着孩子的日渐成长,她对零食的态度已经变成了无所谓。抽屉里杂七杂八的零食总被遗忘,每次采购的数量也只好减少。

  零食吃倒了胃口后,孩子开始向各种玩具进军,对玩具的兴趣越发浓厚,啥都喜欢,见啥都要,不管男孩玩的枪炮,还是女孩玩的小动物,似乎永远也没个够,很多玩具都只玩一次就扔一边不要了。我们家的条件虽然不错,有足够的条件满足她,可是现在家里的玩具都可以开玩具店了,多得实在是没地方放了,但这孩子还要买,上次我和她讲不能再买了,只有这一次没有满足她的要求,她竟然满地打滚、哭闹,甚至说要杀了我们。

  这孩子咋这样啊,现在我们真不知该怎么办了。

  东子给家长的建议??

  1.让孩子懂得控制欲望

  有句成语叫“欲壑难平”,说的是如果纵容欲望,欲望将是无止境的。孩子只要想得到什么东西,就立即得到满足,长此下去,孩子就会不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更没有耐性去等待欲望实现的过程。

  欲望是与生俱来的,每一个人都有生理的欲望、生存的欲望、享受的欲望、实现人生价值的欲望,但是任何欲望都不能无限制地膨胀,否则,就会跌到欲望的沟壑里难以自拔。孩子的物质需求不是不能满足,但是要看具体情况而定。有些需求可以满足,而有些需求则不能满足。

  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孩子提出的任何需求,我们都不打折扣地加以满足,久而久之孩子会在心里形成一个定势:我要什么就有什么,我想要的东西没有得不到的,由此孩子就会表现得贪心无度,期待不劳而获,缺乏奋斗意识、缺乏耐性、抗挫折能力差等。

  案例中的这个孩子正是家长溺爱的结果,无度地满足孩子需求,孩子越发贪心,最终导致孩子出现心理偏差。生活中,许多家长都有这样的体会,每当带着孩子走进玩具店或者商店的时候,孩子总是会没完没了地要求买各种玩具和食品等。这是许多父母感到头痛的问题,我家也遇到过类似的事。

  有一次我和妻子带女儿依依去买鞋,事先跟依依说好了,凉鞋买100元以下的,旅游鞋买150元的是上限。来到商场后,望着琳琅满目的各式牌子的鞋,依依先是兴奋了一阵,但看到标价后,脸色暗淡了下来,因为按我们给她规定的价钱,只能买她不太喜欢的样式的鞋。发现这个情况后我同妻子商量了一下,然后告诉女儿说我们不能给她买太高档的鞋。

  因为她还小,正处在长身体时期,如果买贵的鞋子,明年不能穿了就太可惜了。况且,爸爸妈妈买的鞋子也只不过两三百元。经过我们夫妇做工作,最后依依高高兴兴地挑了一双80元的凉鞋和一双154元的旅游鞋。

  给孩子买东西,家长要事先定好,他要买的东西及价格上限(当然家长要了解所买物品的价格行情)。适当地拒绝孩子很重要,即使你完全是可以满足他的。必须让孩子知道,不是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

  一些家长错误地以为,让孩子爱吃的都吃够,爱玩的都玩到,那么孩子就可以少受诱惑,减少犯错误的机会。其实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吃与玩的问题,而是要在这些问题上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与习惯。所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要学会让孩子控制欲望。

  2.让孩子学会等待

  美国一个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心理实验:在一所学校里,一个班的8个学生被老师带到了一间很大的空房间里。随后,他一脸和蔼地来到孩子们中间,给每个人发了一颗包装十分精美的糖果,并告诉他们:这糖果属于你,你可以随时吃掉,但如果谁能坚持等我回来以后再吃,那就会得到两颗同样的糖果作为奖励。说完,他和老师一起转身离开了这里。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这颗糖果对孩子们的诱惑也越来越大,几乎不可抗拒。有一个孩子剥掉了精美的糖纸,把糖放进嘴里并发出“啧啧”的声音。受他的影响,有几个孩子忍不住了,纷纷剥开了精美的糖纸。但仍有半数的孩子在千方百计地控制着自己,一直等到40分钟后。当然,那些付出等待的孩子得到了应有的奖励。

  后来,心理学家跟踪这些孩子整整20年。他发现,能够克制欲望的学生,学习成绩要比那些熬不住的学生好很多;参加工作后,他们从来不在困难面前低头,总是能走出困境获得成功。

  人没有耐性不仅事业上难以成功,就是平时处理日常生活也会出现许多问题。由此可见,具备忍耐力,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可以帮助人们追求更大的目标,获得更大的成功。

  习惯了在期待中获得满足的孩子,才能学会主动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会为自己的要求被拒绝或暂时被拒绝而“大动干戈”,将来也能抵挡得住眼前小利的诱惑,权衡怎样做能使自己获得更大的好处,并能有意识地调节和支配自己。人们往往不珍惜轻易得来的东西。孩子的随意性很大,有时候迫不及待地要来的东西,真正属于自己的时候,却很快就扔在一边,根本不珍惜。要让孩子在期待中实现愿望,体验这既煎熬又幸福的过程。

  女儿依依提出的好多物质需求,尽管当时可以满足她,但考虑到不急需,我常常拖延一段时间再满足她。当然,要跟她讲清楚为什么现在不能满足她。比如她4岁多的时候要溜冰鞋,我会说:“等你再长大一些,爸爸再给你买好吧?”

  不过,虽说是延迟满足,但只要是答应孩子的事情,我一定会在承诺的时间里做到,绝不让孩子继续等待。如果不这样,孩子就对父母失去了必要的信任。

  3.对孩子的无理要求不妥协

  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一个原则,孩子从小就应该教育他做事讲原则,不可无原则行事。孩子想达到无理要求的最常用武器就是哭闹,家长在公共场合,或是有外人在场的情况下,碍于面子想让事情尽早结束,往往做出让步,孩子也会抓规律,越是有人在场,越是事多,一次次地迫使家长妥协。若家长能够坚持原则,孩子也会放弃无理的想法。

  记得依依4岁的时候,有一次我带她从长春坐火车去吉林市。临走前,她妈妈为她收拾了一个小包,里面装了矿泉水、饼干之类的东西。上车不久,列车售货员推着装满各种商品的售货车从我们身边经过,依依小声说:“爸爸,我要饮料。”我故意装作没听见。依依于是提高了嗓门:“爸爸,我想喝饮料。”这时候我把视线投向依依,摇摇头。

  这时售货员把饮料递到依依手里怂恿着给孩子买,孩子禁不住诱惑,于是哀求着继续提着自己的要求。我再一次拒绝她的要求,同时建议售货员将车推走。依依的眼泪随即就下来了,我依旧没有动摇,孩子开始哭出了声,售货员冷冷地看了我一眼推着车走了。

  依依哭了一会,见没有希望,便不再闹了,但也不理睬我,一个人嘟着嘴巴坐在那里生闷气。这时候,我正色问依依:“宝宝,为什么要喝饮料?”孩子不做声。

  “是渴了吗?”孩子点点头。我从她妈妈准备的包里掏出了矿泉水,“渴了,咱们可以喝水啊。”依依又没有了表情。

  “是因为饿吗?”孩子赶紧又点点头,我则掏出小食品:“这不,吃的我们也有啊。”依依把头扭到一边。“既然吃的喝的我们都有,就没有必要买饮料啊,你说是不是?这不是花多少钱的问题,不该花的钱,我们一分钱也不花,你说对吗?”依依脸上还有泪痕,但她终于点头说“嗯”,表示赞同我的看法。

  我接着又和孩子聊了一会,谈为什么不给她买这瓶饮料的原因,孩子最终露出不好意思的神情,并向我道了歉。

  随后,我给孩子讲了一个贪心的故事:

  一天,一个富翁在院子里看着他八岁的儿子捕雀。

  捕雀的工具很简单,是一张不大的网子,边沿是用铁丝圈成的,整个网子呈圆形,一端用缩木棍支起。木棍上系着一根长长的绳子,孩子在立起的圆网下撒完米粒后,就牵着绳子躲在屋内。

  不一会儿,飞来几只麻雀,孩子数了数,竟有十三只!它们大概是饿久了,很快就有八只麻雀走到了网子底下。富翁示意孩子可以拉绳子了,但孩子没有,他悄悄告诉富翁,他要等那五只进去再拉,再等等吧。

  等了一会儿,那五只非但没进去,反而走出来四只。富翁再次示意孩子快拉,但孩子却说,别忙,再有一只走进去就拉绳子。

  可是接着又有三只麻雀走了出来。富翁对孩子说,如果现在拉绳子还能套住一只,但孩子好像对失去的好运不甘心,他说,总该有些要回去吧,再等等吧。

  终于,连最后一只麻雀也吃饱走出去了。孩子很伤心。

  女儿听完故事说:“如果那个孩子不想要更多的鸟就好了。”是啊,欲望无穷无尽,而机会却稍纵即逝。很多时候,贪心不但不能满足我们的欲望,反而会让我们失去原本拥有的东西。

  人有一定的占有欲是正常的,但当这种欲望过于强烈时就成了贪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懂得见好就收这个道理,否则,不但什么也得不到,就连已经拥有的东西也会失去。家长理性爱子,适度满足孩子就是这个道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zaojiao/602185.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