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名字,在中国共产党的80年光荣史册上,曾经熠熠生辉。
有一个人,含冤离世已经32年了,人民还没有将他忘记。
不久前的一天,记者走访了《你所不知道的刘少奇》的作者之一,80岁高龄的王光美同志。来开门的是和王光美一家生活了一辈子的老保姆赵阿姨,客厅里摆满了鲜花和绿叶植物。
满头华发的王光美精神很好,一周还坚持游两次泳。她招待我们喝茶,自己喝的却是白水。“多年的习惯了,少奇对自己要求严格,他抽的烟和喝的茶都是自己付钱,所以我不喝他的茶,喝白开水。”
摩挲着手里的书,王光美的思绪回到了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已然很遥远的过去:“和少奇见最后一面的那天是1967年8月5号。开始我并不知道我和少奇是在中南海的同一个院子里被分开批斗的,还安排了录音、照相、拍电影,说要在全国放映。经过院子里的果树时,满树的果实使我想起少奇曾经说过果子摘下来就送给幼儿园的话,那一瞬间留给我的印象深极了。批斗中间暂停了,说是要‘加火候’,我和少奇才在书房相见,让我们喝水,没有说话。批斗又开始时,我不顾一切地跑过去拉住他的手,紧紧地握住,我们双目对视,什么也不能说。没想到那一握竟是诀别!”
王光美上高中时就曾被誉为“数学三王”中的女王,毕业于辅仁大学,与共和国前国家主席刘少奇共同生活了20年,体验过无上的荣耀,也为此坐了12年牢房,但无论刘少奇的处境多么险恶,她从来没有背叛过自己的丈夫,从来没有背叛过自己的感情。在许多人高喊“打倒刘少奇”时,她仍然坚贞不渝地爱着他,盛极不骄,败极不惊,一派大家风范。
客厅的墙上挂着一幅非常眼熟的照片,是1964年王光美拍的家庭照,少奇同志和6岁的女儿潇潇头顶着头,陶醉在幸福祥和的天伦之乐中。这一爱的瞬间,形象地表现了人间至纯、至善、至美、至真的情感,令观者无不为之动容。
“少奇工作特别忙,和孩子接触少,去北戴河休假时陪爸爸游泳,是孩子们最快乐的事。少奇对孩子的成长非常关心,一直让他们与群众在一起,三年困难时期也坚持让他们在学校吃住,尝尝饿肚子的滋味。在和家人生离死别的前夕,他最放心不下的是几个未成年的孩子,知道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样的命运,但他确信人民群众能够理解和维系他的后代。我们把最小的潇潇托付给保姆赵淑君,少奇说一定要记住潇潇的特征,将来一定要把她找回来。”
严格的家庭教育,深沉真挚的父爱,和睦的家庭氛围,父母的言传身教,使刘少奇的子女从小就养成艰苦朴素、吃苦耐劳、尊重别人的好习惯,即使遭遇那么大的社会、家庭变故,经历了比一般人更严酷的挫折和磨难,也能在逆境中拼搏成长,长大以后个个学有所长,成为某一方面的专门人才。恢复高考后,潇潇以北京市总分第二的优异成绩考入北大,后从德国学成归国。刘亭亭考入哈佛大学商学院读研究生时,据称是“共产党中国第一位考入该学院的女生。”刘平平是我国第一位完成学位如期回国的双学位博士,设计建立了我国第一条工业化豆浆生产线。在美国时,她改名为王晴,专心攻读学业,直到毕业以后他的导师才知道这个出色的学生竟然是已故中国国家主席的女儿。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zaojiao/617447.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