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发展幼儿的语言应尊重幼儿的认知水平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家庭教育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在自然的生活情境中,儿童往往较真实地表现自己的言语实际水平以及对言语表达的态度和行为习惯,杜威认为:儿童的语言是在真实的使用情境中发展的,而不是在课堂上通过反复联系获得发展的。

午饭后,和孩子们一起坐在走廊上休息,习惯性的午唱午谈活动又开始了。前些天给小朋友讲了一个故事《给妈妈的信》,不知道孩子们还记得没有?便要求小朋友跟我一起讲讲这个故事。“小蜗牛有一个好朋友,叫小乌龟……”书上的故事里乌龟前没有“小”字,但相对乌龟妈妈来说,在孩子们认为这确实是小乌龟,我觉得这个改动挺好的。看来,故事中的情节对孩子们的印象挺深刻的,他们你一言我一语,不紧不慢讲到了故事的最后,“小蜗牛和妈妈一起数信上的爱心,一二三……有六颗。”我连忙纠正:“一二三……哟,数都数不清。”“不是,不是,是六颗!”孩子们反对。又出现了上次教学活动时的情形,孩子们不理会故事中的内容,他们还是坚持自己亲眼看到的图像(图上画着六颗爱心,而数量6对孩子们来说是一目了然的),自然故事内容也就相应地变成了他们自己的话,任凭我怎么强调都没用。

无效的纠正后,我干脆不去理会了,六颗就六颗,有什么不对呢?明明孩子们能数清,为什么偏要说“数都数不清”。这不是强迫孩子们睁眼说瞎话吗?既然图像对孩子们的印象是如此深刻,为了尊重孩子,适当地改动故事内容又何尝不可呢?再说这对故事的主题根本没有影响。

于是在我班孩子的印象中,故事《给妈妈的信》结尾是这样的:妈妈和小蜗牛一起数信上的爱心,一、二、三……哟,真多,一共有六颗。这样,孩子们不但体会到了孩子给妈妈写信的甜蜜、妈妈收到信后的温暖,而且也体验到了数数的快乐。而对我而言却悟出了:故事中的语言是千变万化的,我们对幼儿进行故事教育时,应采用适合幼儿的“口味”、眼光去发展幼儿的语言。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zaojiao/621593.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