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我为大家介绍一下雪宁老师,雪宁做妈妈之前拥有成功的事业,是我国第一代明星经纪人,创办了大陆第一家经纪公司蓝月明星经纪公司,并与父亲也是著名的音乐家付林合著《流行歌词写作新概念》,婚后与老公定居台湾,潜心研究幼儿教育。
要不要做全职妈妈?
雪宁:其实结婚的时候还是定居在北京,我先生也是从事音乐的,行业共通的刚好做一个搭档,把音乐重心放在北京,刚结婚的时候跟我先生讲,我不喜欢小孩别指望那么早要孩子,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完成,我想再多做几年再当妈妈。其实我婚后三年以后才有了我的小宝贝,有了小宝贝之后人的心态完全180度大转变,以前的很多想法不重要了,孩子才是最重要的。我觉得我自身的能力业有限,没办法同时兼顾事业和孩子,当时就把事业完全毅然决然完全放弃,和我先生一起定居在台北专心养育我的小女儿。
主持人:现在做了全职太太。
雪宁:是。
主持人:之前有成功的事业,这种割舍是怎么做的,这两种必须有一个取舍吗?
雪宁:其实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父母有一方回归家庭对家庭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因为有了孩子家庭变成三方孩子、父母,如果有一个可以安心的陪伴孩子长大,孩子其实不需要太大的房子,不需要豪华的车,对物质要求孩子没有很强,作为父母来讲对于孩子最重要的就是花时间花精力去陪伴他,好好的陪伴他长大。因为这个原因我决心做一个全职太太。
主持人:您觉得在做全职太太之后和之前自己做事业的时候心境有一些不同吗?
雪宁:心境完全不一样,以前我是很快速很急躁的一个人,我爸妈都是急性子,我也受他们的影响。我做很多事情第一时间,比如我把一个事情下达下去第一时间就要有回报不要有迟疑,做的过程中看准了目标一定要达成,所以我的助手从公司一开始助手听我叫他的名字就开始紧张,要说他什么或者指责他什么,他有点紧张。那时候带歌手希望把歌手做出成绩来,不管是名气还是销售量各个方面有很好的结果,所以那时候的得失心很强,看准目标不放弃一定要做到。做了妈妈以后,职业经历带给我好的影响就是做妈妈以后还是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和全心的投入去承担妈妈这个角色新的工作,我也会一边做一边思考一边总结,因为职业经历累计过来的思考习惯,所以我用在做妈妈身上。唯一不一样的就是心态放慢了脚步,因为孩子不是由父母来带领孩子,是父母跟随孩子,跟着他的速度走,每个孩子都不一样。生活因为放慢脚步,我能够沉静下来思考人生的很多问题,也在反思自己,反思自己更多,我觉得回归到人的思考的角度,我们以前是对事的思考角度,现在回归到人的思考,其实孩子带给我的成长是特别大的,不必有那么多的得失心。有一个目标我们要一起往那个方向走,但是是否达到那个目标并不重要,我会享受陪伴孩子这个过程,我在给予他的期望并没有很多,不会把我的很多期望加在他身上,我就是专心的慢慢陪他长大,顺着他的脚步,顺着他的特质走。
什么是孩子的慢养?
主持人:您的作品《爱和陪伴—乐活派妈妈的慢教养手记》也是慢教养,能否为大家介绍一下怎么样慢教养?
雪宁:刚才讲了,每个孩子都是非常独特的,每个孩子他自己成长的速度不一样,举例来说说话的时间、走路的时间、各方面的成长时间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速度。我们从大的方向顺应他的速度,不要强迫他,不要焦虑,现在家长很焦虑,很害怕自己的孩子不够早不够快,真的每个孩子特质不一样,要观察孩子了解自己的孩子是什么样的特质,他说话早不见得会成为语言天才或者作家,所以不要把不符合他年龄的期待强加在他身上或者说话晚担心他是不是能力过于迟缓,不要把这些担心放在孩子身上,只要他身体上面没有其它的不健康因素,他一定有他的成长时间。这是一个大的方向,慢速度在每个人的生活过程当中不要把孩子的全部时间填满,现在学的东西太多了,今天学琴还要学游泳后天要学那个,大人快把每个孩子的时间都填充得特别特别满,而且生活完全是由大人主导的。其实应该把主导权给孩子,让他们有自主游戏的时间我带女儿去公园,不会急着带她到达,走的过程随着她的脚步看20分钟等她,不要催促她,目的地不重要,走路的过程很重要。从小的方面来讲慢养是这样的。
主持人: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自己是很享受的,好像在很安静的环境里面,一位妈妈和我们一起来分享和解决育儿过程中的问题。您在里面提到了乐活派妈妈的教养手记,什么是乐活派?
雪宁:乐活派是对生活的态度首先是健康的有机的环保的爱地球的,还有很乐观的面对生活,很积极的去面对生活啊,因为我觉得去教养孩子不是我们要教会他什么,教会他英文,教会他才艺,并不是教会他什么,而是带领他生活,本身我们的生活态度是什么。我在做妈妈之前几乎什么家事都不做,工作也很忙,不会做饭,打扫也请别人来帮我做。可是有了小孩之后体会到这个非常重要,一个家如果没有厨房没有菜香,这个家的味道不浓,孩子就没有可回忆的妈妈的味道,有了孩子学会做饭学会做家事,因为家事的带领让孩子可以从你对家事享受的态度孩子会获取到非常好的对于生活正向的能量。他长大以后也比较容易亲近生活。
主持人:如果妈妈享受自己在家的育儿生活做家事,这个能量会传递给孩子。
雪宁:会。孩子也会乐在其中,你是乐于生活的,你每天无论在洗碗还是擦地都是很享受的过程中,孩子不仅看见你做家事看见你洗碗或者擦地这个工作,看见的是你的态度,这个态度对于他人生影响是最大的。
主持人:我记得在书中看到您写如果晚上我们一家人会坐在一起吃饭,会有定时的晚饭时间,您觉得这样的晚饭会给孩子内在安定的力量吗?
雪宁:餐桌是一个家庭中心,一想到家庭的温暖画面首先就会想到全家人围在一起吃饭的那个画面,很自然就会想到。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氛围,包括我女儿上到小学,小学开始有一些功课压力,但是我觉得吃完饭要花的时间还是很长的,那是一个非常好的互相的交流,大家开开心心坐在一起,那个氛围给小孩一个非常好的给养。晚餐是一家人很安定的,早饭是一天开始的安定,早上容易匆忙赶着上学赶着上班,很多家长在路途中给孩子吃早餐,其实那是一种首先带给他很不安定感或者急切感,让孩子没办法定下来。我很重视,我在女儿幼稚园的时候,离家比较远,要去坐公车,坐计程车过去,时间一定要花在早餐坐下来两个人一起把它吃完,给孩子一早就开始的稳定,而不是一直一睁眼就被催促,那个心态是不太一样的,让她觉得生活就是很安稳的在一天一天的开始,对于她以后安全感的建立,对于生活的态度都有很大的影响。
主持人:有一些妈妈们给孩子处理一些比较让孩子安定之前是不是先解决自己内心的碰撞?
雪宁:一定是。所有的东西你带给孩子一定是先要有的,如果我期望我的孩子成为这样的人,一定我自己先要做到这样,孩子来讲是非常开放的他是感受到,他并不是用思考去判断,所以他完全是感受你,你内在的态度和情绪他是第一感受到的,才是你做的事情的本身。首先我们自己先要安定,有时候如果觉得一天太匆忙早上起来可能花两三分钟稍微冥想一下,让自己心情转化一下,如果那一天我的身体各方面状况不太好,我要给自己一个稍微的转换。
主持人:您跟我们分享一下您是怎么转换的,心情很不好的时候。
雪宁:女生很容易受生理期的影响,一般来讲这种状况我能知道我大概的情绪起伏周期,我提前做好准备,在那个周期状况下不要让自己身体太劳累。情绪一定是被身体所牵动,当你太累把自己压迫太紧的时候,你的情绪不会太好。有些事情的安排我就可以放掉,有一些可以先不去考虑那么多,等自己调整到身体状况很好的时候再去做,衣服晚洗两天没关系,先要自己梳理。还有一个要运动,我以前超级不爱运动,因为我很安静的一个人,尤其年龄渐长越感受到运动非常重要,运动也是一种梳理情绪,身体会带动,整个气息通畅气就不会瘀积,气瘀积了就会影响情绪。要反观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自己的时间安排,比如早上像我那天准备的早餐花的时间比较久的话,头一天晚上一定早睡,女儿谁叫我就睡了,九十点钟就睡了,早晨6点钟起床,我身体状况是好的,就可以把早餐计划实施得好。如果那一天太累了,又比较晚睡,早上不要那么早起来,那早餐就简单一点,不要让自己处于焦虑仓促的状态,情绪就会比较缓慢。
主持人:如果您在决定要一个孩子的时候,有了孩子非常高兴,您有没有一个教育目标,希望他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雪宁:没有。最初刚怀孕的时候有,迎接他的一刹那新奇感喜悦感一定要时刻记住。随着孩子长大,大人就会忘记那个喜悦和百分之百的接受感,对他有期望,会觉得你一定要三岁学英文,五岁开始弹钢琴,上小学一定要找一个重点小学,上中学一定要考到好的中学,不断会有目标会有期望。其实我对我女儿没有这么高的期望,那是她的人生,我不把我的希望建立在她的身上。
主持人:那父母要做什么?
雪宁:要给孩子引领,同时给孩子空间,让她发展她自己认识她自己的空间,而不是父母要把你变成谁,我要把你或者变成体育明星或者影视明星或者很杰出的企业家或者很杰出的文学家,不是,孩子的人生要自己过,让她自己保留空间发现我是谁,我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意义是什么,我做这件事情对我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要给她这个空间让他去自我展开。我对于我女儿任何的期望,我的期望可能是建立在他成为什么样的人上面,她具有什么样的人格上面,而不是在外在的比如他要发展成为精英或者很杰出的人物,她平平凡凡的我都可以接受。我比较关心的是她在平凡当中是不是可以活出她的快乐感和幸福感,这个是重要的,这个快乐感和幸福感从小带领她如何面对生活,又回到父母身上。我对她的期望,希望她是一个温暖的人,心很柔软,她做事的意志很坚定,有坚强的意志实施她的生活目标,心是柔软的。如果我对她有这样的期望,我必须是这样的母亲,她才有可能跟随。如果我不是这样的人,她不会成为这样的人。
主持人:您的父亲我们大家知道是付林老师,您的父亲对您的教育应该有非常好的影响吧?
雪宁:我父亲其实对我从小没有什么太大的期望,我妈妈也是从事音乐行业的,爸爸也从事音乐行业,我小时候也会让我去学琴,得天独厚的条件,周围全都是这个环境,同事就是老师,就可以做。但是不勉强我,我当时很喜欢画画的,弹钢琴对于我来说特痛苦的一件事,我爸妈说不学就不学吧,根本不强迫我去学。到后期学习成绩也不是那么在乎,是很开放的人,包括我现在对我女儿的教育理念不一样,很接纳的态度,而且是学习的态度。我妈妈讲我的方式她是权威式的对待我的,小时候他们两个都会有对子女不打不成气的观念,我对女儿从来不用打骂的方式他们一直在学习,包括我在台北我们家不看电视,回来以后我妈自动就电视少看了很多,我爸做不到,我妈很自觉。他们两个对我的影响,不断学习新的事物,用开放的思维去接受新的事物,这个对我影响也很大。我也是这样的一个人,跟随他们的。
主持人:您在书里面提到教育的重点,那您觉得0—7岁的教育重点是什么?
雪宁:0—7岁的孩子来讲,所有的学习并不是集中在头脑这个层面,他的学习其实是用模仿,他的感官是完全开阔的,各个感官同时在吸收,对于世界的讯息好的不好的全部都吸收进来。大人更要成为他的榜样和典范,这个很重要,要让他成为可以值得模仿的人,父母来讲教育子女并不是我期望要打造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而是我们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父母,把期望放在自己身上,让孩子可以去有模仿的好的榜样。注重孩子每日的生活节奏和韵律,尤其从孩子一出生开始就要给他日常生活的韵律感,0—7岁对一个人的身体成长最为关键的时刻,很好的日常的节奏和规律感是奠定他好的身体好的习惯,人的最主要的习惯几乎都是在幼年期养成的,除了要给他一个典范,还要通过规律的生活给他建立很好的习惯。这两点我认为0—7岁是很重要的。
"爱是和被爱也是一种呼吸"
主持人:您的书中有一章非常感动的,非常美的语言说“爱是和被爱也是一种呼吸”,给我们的网友分享一下。
雪宁:呼吸是生命中很重要的,而且重要到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做呼吸这个事情,可是你有时候体察不到。我们日常生活中教养看作是一种呼吸的话更容易理解教养,现在父母很关注的都是孩子吸收了多少,都是很强调这个部分。可是呼吸光吸进去了,父母没有想到他有没有呼出来,呼和吸才是生命的平衡,从教养观念只想到吸没有想到呼的话对孩子来讲是非常不健康的也是不平衡的。我特地把呼吸提出来也是让大家重视呼而不是单想到吸。
主持人:对于这本书《爱和陪伴—乐活派妈妈的慢教养手记》来说,教养方式的呼吸应该是什么样的?
雪宁:孩子一睁眼就开始吸了,世界给他太多的讯息,世界上任何一件事情都是新鲜的,对于他来讲都不是熟悉的,都是新奇的,需要学习的。他一睁眼父母在做什么,他走到外面看到别人在做什么,他全是在吸,已经在吸了。随时随地都在吸,不管声音也好视觉也好听觉声音也好味觉也好,触觉也好各个感觉全部是在吸。反而我们重视呼,呼对于孩子来讲是游戏,而且是自主游戏,自由游戏,那个游戏并不是我们大人设定好的,今天妈妈跟你玩这个,我已经有预设立场或者预设规则了预设模式了,那个对于孩子来讲不是真正的呼。你会发现幼小的孩子愿意玩扮家家酒或者他经历到出去一趟,比如去一趟医院需要通过游戏把他在医院吸收到看到的感官体会要玩出来,这是呼,这个学习是真正有消化的学习。而他的呼会挑对于他心里感受最强的那部分,所以每个孩子是有自己独特的特质,两个孩子同时去一个地方,呼出来是不一样的,接受的讯息是不一样的,那是根据他的特质。通过他自己玩耍他才能认识到他自己是谁,自己最感兴趣的那部分,让他心里面接受最深刻的那部分,才能把它发展出来,这时候他会调动他的想象力,因为他会加入他的想象力他的创造力甚至游戏的组织能力,会要有小伙伴的话还有社交能力,都会发挥出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生活的平衡对于孩子来讲。
主持人:是不是应该这样理解,孩子在接受的过程还要有消化的过程。
雪宁:要给孩子这个机会,很多孩子大人很害怕孩子会无聊,害怕他一个人玩的时候无聊,其实给他一个人一些无聊的时间他可以自己创造出游戏,而且会发展他的想象力。适当的时候父母可以做一个引导,比如他一个游戏做的过程中突然卡壳了玩不下去了,这时候如果没有寻求家长帮助的时候家长也不要去干涉,这时候他来找妈妈希望妈妈加入,这时候妈妈可以加入,给他一个引导的方向,而不是变成妈妈成主导了,给他一个引导的方向以后,孩子又可以继续下去的时候妈妈可以适当退出,让孩子把游戏再发展出来。
如何选择玩具?
主持人:您提到游戏,书中也谈到了玩耍,您觉得在玩耍的时候应该如何选择玩具?
雪宁:现在的孩子物质太丰富了,玩具太多了,第一点就是要简化玩具,玩具越少越好,玩耍并不等于玩具,玩具其实是让玩耍的一个引子,玩耍最重要的是由玩具而激发出来的游戏而并不是玩具本身。玩具的选择第一简化,越多玩具越创造不出来玩耍的空间。第二,玩具简单,甚至一块布一个木头都可以玩得很好,不需要去选择那些非常昂贵的设计完善的玩具,那种玩具只是一个操作,并不是给孩子创造一个玩耍的空间。我女儿很喜欢自然的材质,有时候树枝可以变成钓鱼杆可以变成指挥棒可以变成拐杖变成任何东西,那时候已经变成玩耍了,那个玩具所创造出来想象空间。她爸爸从美国回来带来一个轨道玩具的小汽车,汽车一开着就可以围着轨道一直跑,刚拿回来第一天宝贝给你带礼物了,我女儿特高兴,带的什么?特别好玩的,我老公把轨道连上了,把车子一开一跑,我女儿在那儿看,跑了两圈就把小车拿下来关了,一点都不好玩,怎么玩啊?她觉得玩来讲是她要有参与感而不是看玩具在那儿表演。那个玩具从此再也不玩了,那个玩具没有给她创造玩耍的空间在。没有办法激发他的想象力创造力参与到游戏过程当中来,她觉得特不好玩。
主持人:玩具不是越复杂越好的。
雪宁:我在书中也提到,要简化玩具越少越好,越多他会陷入物质的焦虑当中,每天一睁眼全被玩具包围着,不知道选择哪样,选择实际对幼儿期的小朋友来讲是一种压力,是一种焦虑。买玩具的过程当中尤其低龄的一定要带小孩去买,我给她买玩具的话一定是自己去,不要让她陷入在商场物质欲望当中,那个孩子很容易被激发出来物质欲望要的那个感受,大人进入商场还会有那种物质欲望被点燃的感觉,孩子也是。我知道她欠缺哪些玩具我自己去,幼儿期的玩具大人会知道要给她什么样的引导,孩子的喜好通过她的观察就会了解她的喜好,并不一定要她到现场挑自己的喜好,不给她那种物质欲望燃烧的机会。有的玩具已经很多的话,不妨拿一个箱子把一部分玩具收起来,保留一部分,先玩那部分,定期再换,孩子很容易遗忘,觉得那个又是新的玩具,玩具很多的话可以用这种方式来解决。
尽量给孩子可以有真实感受的玩具,大自然当中的石头也好种子也好,我经常看到小朋友带到公园玩捡树叶,妈妈说不要捡,脏。大自然所提供给我们是非常真实和美感的,每一片树叶都不一样,带孩子去欣赏自然,那是孩子非常好的玩具。我们要放开这种心态,从玩具上面让孩子接触自然接触真正的美感。
家庭文化的构建
主持人:我想您在工作的时候可能对自己的事业有一份认定,在家庭的时候对家庭文化有什么样的构想和构建?
雪宁:其实为什么讲有了孩子以后最好父母有一方可以回归家庭,家庭真的是需要用心经营的,尤其是有了孩子以后,三者的关系一定要花时间花精力去经营。对于孩子来讲非常注重家庭文化,家庭文化听起来很空洞,文化这个词感觉特别大,其实家庭文化就是如何过日子的,如何面对每一天,每一天日子是怎么做的,我们怎么样面对节庆。其实我们的节庆是非常好的文化传统,作为大人来讲生命的累计觉得过节越来越没意思,喜欢有一些新鲜的刺激。可是我们面对孩子的时候反而要强调传统,我们的传统已经是几千年累计下来的,所有的节日都是人与自然的连接,人与自然连接的过程中创造出来一些智慧和精神上的庆典。这个对于孩子来讲是需要传承的,而且对于孩子来讲他会很愿意去接受的。我们回归到童心,其实我们小时候也是很愿意过节的,不要用大人的喜好来做判断,过节过不过都无所谓,顶多出去玩一下,不要这么想。对于孩子来讲每件事情都是新鲜的,过节也是新鲜的,怎么样把传统延续下来,他做父母之后也会把这个传统延续下去,所以我们有这份责任在里面。我们很多节庆文化的传统很多,我们可以挑一些适宜不同年龄的孩子去实施,六年级小的时候给他讲一些故事念一些童谣,饮食文化可以从头到尾都可以去实施,包饺子让他们参与。再大一点剪窗花,上了小学之后会写字写春联,我女儿现在过年的时候会让她写春联送给长辈爷爷、姥姥、姥爷,用毛笔写春联。她现在说一年级写的好难看,不会,每个年级都有每个年级的美,她觉得现在写的好多了。让她亲自去做,在节庆带领她去做,甚至是大扫除都是很必要的一些文化传统。而且节庆可以父母先预想好,甚至从过小年腊月二十三开始讲故事,开始打扫卫生,慢慢到达除夕的时候到达高潮,孩子永远记得这个节日,而且把这个节日每一年都固定下来,孩子实际上是会很盼望这个节日,这个就是家庭文化的营造。
主持人:我小时候年味还很浓的,自己慢慢长大之后就不觉得这样了。
雪宁:我们已经习惯了,已经不新鲜了,对于孩子来讲是新鲜的一个体验,要给予他的。
主持人:那时候觉得自己的父母还是很看中,但是自己长大之后反而没有他们那么看中。
雪宁:现在这个社会太物质化,这个社会速度太快,更要有这个觉知,把好的以前的传统有觉知带入家庭里面,而不是被资讯时代牵着走。你要有这个觉知以后会发现孩子青春期或者他步入社会的时候不会那么快变成宅女宅男。所有的家庭可能青年那一阶段,那是青年的过程,不注重的东西到有孩子的时候都要找回来,那个是人的成长过程。
主持人:春节如何给孩子过节?
雪宁:我父母在北京,每次过春节基本都会回北京来,我也经常带他去庙会,看天坛的祭典。写春联是她现在一定要做的,我还会发展一些我们自己家的特色,我妈妈除夕的时候一定要扔一双鞋子取去邪的谐音,包饺子放花生米,看谁能吃到运气好。我自己会做新年的糖果,我只有在春节才做,而且我会改变成自我的特色,我出去学过枣泥核桃糖,回家改成地瓜花生糖,孩子在外面吃不到买不到,只有等到春节妈妈才会做,这就发展成为自己的一个特色。家庭文化来讲要结合自我特质,妈妈和爸爸是什么样的特质,有的可能爱好旅游,有的可能爱好运动,有的可能爱好家务或者手工,发挥自我特质带领孩子。
孩子的灵性
主持人:书中提到孩子的父亲会在一些时候会有非常有智慧的语言出来,比如关注到孩子的灵性,您给我们的网友介绍一下孩子的灵性是什么。
雪宁:其实在教养过程中对于孩子来讲我比较注重身心灵三个方面的平衡,一定要关注到孩子精神层面。我们有时候局限在事情当中,尤其做全职妈妈每天琐事特别多,被事情牵绊住。举一个小例子来说,我女儿和她爸爸去打球回来,我们在楼下汇合一起去吃饭,我看着她打完球特兴奋冲我跑过来,当时冬天台湾下毛毛雨,没有打伞,也没有穿外套。我看到她第一眼你怎么没穿外套?我首先关注到具体事情上面,完全忘记她的精神愉悦。这个灵性我就没看到,妈妈很容易这样子,变成具体事情上面,你会感冒的,马上把自己的焦虑投射在她身上了,赶紧从她爸爸手里拿了外套给她穿上。我还好算细腻一点,看到她马上那个精神掉到底了,本来情绪很高涨的,立刻就掉下来,想要跟我说一些什么那个话立刻就没了,就熄灭了,欲望就没了。我一下子看到了,糟糕,当时太关注在身体方面了,忘记她的心和灵这个层次了。我马上就再拉回来,我马上问到,你跟爸爸打球打的怎么样,开不开心?她一下子又开心了又起来了。那天过了以后孩子睡觉了,我老公坐下来跟我聊天跟我讲,做妈妈的很容易只看到事物,忘了背后的心态和灵性部分。要多观察孩子,那个时刻整个身心灵都是非常喜悦的,那种状态下她的能量是非常高的非常正能量的,那一点点小毛毛雨又不是倾盆大雨,其实对她的影响不大。只有当人的心情是非常低落的时候,那个入侵就会很大,如果她受罚了或者刚被谁骂了一顿,心灵低落到极点,心灵很伤害的情况下,毛毛雨对她的伤害很大对身体的影响很大。首先要观察当时她的灵性和状态是什么样的,你要有那个感悟,要有那个感知,你接收到对于物质表象的东西看透它是否是那么重要。
主持人:家庭中父亲的作用是挺重要的,通过您刚才的描述,小孩很幸福有这么细心的妈妈和爸爸。作为一个父亲什么样才是称职的,对孩子很有启发引导,甚至对家庭。
雪宁:我身边有几个朋友做父亲了,有了小孩以后妈妈在工作父亲回归到家庭去带孩子,我有这样的朋友,挺不容易的,在社会上是占少数的。但是在育儿过程中尤其7—14岁父亲的角色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从孩子一出生父亲其实应该在育儿过程当中长期担当一两样的职责,让孩子可以接收到日复一日都是在这个固定的时间点和固定的时刻爸爸会与她做同样的事情,不管游戏也好还是念故事也好,或者帮孩子做一件什么家务事也好。一定要长期,长期才可在生命中留下一个印象,我做音乐的一首很红的歌曲一定是不断的重复才有记忆点才会流传,在孩子生命里可以留下来的一定是长期可以回顾的事情。亲子关系来讲,父亲担当一两样职责。我先生来讲就有这个意识,我很幸运碰到这样的先生,他有这方面的意识。他工作很忙,但是他愿意把时间在育儿工作当中分担一两样,对于妈妈来讲也是一个心灵上和体力上很大的支持。到晚上我女儿出生第一个澡是爸爸给洗的,从此爸爸接手洗澡,从小BABY时期几个月大能坐不能坐的时候,发展到洗澡的模式不一样,细心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要怎么洗孩子才会最舒服,甚至在婴儿期的时候会创作一个洗澡歌固定的一个小旋律,给孩子脱衣服的时候他开始哼唱孩子就知道他要干什么了,一听到这个声音就知道要被扒光进澡盆了。对于孩子来讲,她跟父亲的连接很强,那是她们单独的父女两个单独的时光,母亲在晚上可以稍作休息做其它的家务安排。在这个过程当中很好的亲子互动,让父亲更多的了解孩子,孩子也可以更多的体会父亲,对于孩子成长很重要。我有一个朋友也是事业非常成功的人,他很忙,而且两岸三地都要飞,他在家的时间很少,他的小朋友在写作文的时候写我的父亲,他儿子写出来,我爸爸回家只做两件事,上厕所、睡觉。在孩子所看到留下印象的时候,他爸爸长期坚持的两件事情到家只有这两件事情,对于他们的陪伴来讲没有固定,没有长期,那个亲子互动就会减弱,如果亲子关系等到青春期之后会更多问题要面临的。从幼年期来讲父亲担当一两样长期的任务受惠者也是父亲本身。
主持人:刚才提到很多,对于教育来说,教育的想法可不可以归纳出简单的一两句话?教育到底是什么?
雪宁:其实教育有很多门派,家长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理念,因为每个人的特质是不一样的,他的人生价值观是不一样的。如果教育归纳出一两句话来讲,我们如何做父母,我们把我们对于人生的价值怎么传递给孩子,那个就是对孩子的教育。
主持人:怎么样做自己,自己要过什么样的人生,对人生的理解。
雪宁:对。你在做任何一个决定都是在体现你的人生价值观,对于孩子来讲你不可以这个,你要做这个,你已经有了选择,那个选择就是你的人生价值观。无时无刻都是在传递我们的人生价值观。
主持人:非常感谢雪宁老师,我们也谢谢今天的网友收看节目,我们下期再见。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zaojiao/635379.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