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 语言能力
1. 演话剧
按儿童故事剧本规定的人物角色,可以每个重要角色同时由2~3个人练习,以备临时调用。每个小组分别按小段排练。待孩子们都把台词背熟后,再按剧本的段落排练。在排练的过程中,许可孩子按自己的想法改变台词,由教师担任导演,使每个角色互相配合,共同把故事的情节完全在话剧中表演出来。
演话剧,可以测定孩子用已知的内容,安排同人对话的能力。话剧对孩子很有吸引力,较能干的孩子,能背诵的台词较多,会担任主角,能力较弱的孩子也可以参与,可以担任对话较少的配角,大家都可以同台演出,互相配合,在语言方面得到锻炼,在社会交往和互助方面也得到锻炼。如果有演出的机会,大家一起做道具,一起回家找适用的东西,互相帮助穿衣打扮,会更加感到有趣。
2. 讲故事
教师事先把要求告诉宝宝,让每个宝宝做好准备,按着座位的次序,每天请两位宝宝到前面来给大家讲故事。许可有些人讲得长一些,另一些人讲得短一些,但是每个人必须把故事讲完。大家要保持安静,让讲故事的人不必费劲,能让大家都听清楚。允许听的人提问,教师也可以随时问大家听懂某小朋友讲的故事没有,如果没有讲清楚,教师可以帮助重复,或请小朋友作适当补充。
讲故事,可以测定宝宝语言的逻辑性,要求首先讲清楚情节,按着事情发生的顺序叙述,有了前面的原因,才有后来的结果,故事安排合理,才能让人听明白。有些宝宝讲话很快,讲到半截才想起来前面没有交待清楚,于是又再插入一段,等到过一会儿,又想起点什么,又再插入一段,因为插入的次序太乱,让听的人分不清到底谁先谁后,就会影响了因果关系,使人觉得不可能,或者不合理。所以大人给宝宝讲故事时,要分清楚第一步,再讲第二步,每一步成为下一步的起因,下一步就是上一步的结果,一环紧扣着上一环,好像链条那样。宝宝经常受到这种训练,渐渐自己说话也会紧凑一些,减少没有必要的废话,使语言的逻辑性逐渐加强。
u 数学能力
3. 读出数数器和算盘上的数
先让宝宝练习自己拨弄数数器,懂得第一行是0~10,第二行是11~20,第三行是21~30,第四行是31~40……第十行是91~100。宝宝先认识行,再看该行上有几颗珠子,就可以读作几十几。
在练习数数器的基础上,宝宝还可以练习算盘上的读数,有金属的柱子是个位,在个位上只有4颗珠子,数到5时,要把下面的珠子拨下,把横梁上的珠子推近横梁,数到6时,加上下面一颗,数到7时加上下面两颗,数到9时加上下面4颗,数到10时,把个位的珠子全拨去,只在十位上拨上1颗,继续在个位拨数,到15时,去掉个位梁下的珠子,拨个位梁上的5,一直到20时,去掉个位的珠子,在十位上加1颗,变成20。家长同宝宝一起练习,以后宝宝就可以直接读出算盘上的数。
读出数数器和算盘上的数,可以测定宝宝认读位数的能力,在幼儿园里,4岁的宝宝如果上过蒙氏的数学课,看到蒙氏的教具,就会很容易学会个位(单个的珠子)。十位(串成十个的一串),百位(10个乘10个的片),千位(长宽高都是10的立方体),很形象的理解位数。用数数器很容易帮助宝宝从1数到100。用算盘就很容易练习百位数到千位数。用教具使宝宝较容易理解抽象的数。家长可以一面读数让宝宝在数数器或算盘上拨,反过来又让宝宝自己再读出盘上的数,来回练习就会熟练,为以后做运算打基础。
4. 天平游戏
让宝宝摆弄天平,第一步,先找相同数的数字或个数相同的东西,使天平两边相等而持平。第二步,从小的数做起,如两边都挂1,能持平。让右边变成2,在左边加1也能持平。宝宝看到1+1=2,让右边变成3,宝宝把左边的1个1拿走换成2,又能持平,宝宝看到2+1=3。让右边变成4,可以拿走左边的2换成3,1+3=4,也可把两个2挂上,看到2+2=4。让右边变成5,可以先挂1,试着1+4=5,也可再试2,看到2+3=5。让右边变成6,可以先挂1,试着1+5=6,也可再试2 看到2+4=6, 再试3看到3+3=6。让右边变成7,可以先挂1,试着 1+6=7,也可再试2,看到2+5=7, 再试3,3+4=7。让右边变成8,可以先挂1,1+7=8,也可再试2,看到2+6=8,再试3,3+5=8,再试4,4+4=8。让右边变成9,可以先挂1,1+8=9,也可再试2,看到2+7=9,再试3,3+6=9,再试4,4+5=9。让右边变成10,可以先挂1,1+9=10,也可再试2,看到2+8=10,再试3,3+7=10,再试4,4+6=10, 再试5,5+5=10。
天平游戏,可以测定宝宝知道每个数字有几种组成,例如: 1. 1种;2. 1+1 ,1种; 3. 1+2 1种;4. 1+3、2+2 、2种; 5. 1+4、2+3、2种; 6. 1+5、 2+4 、3+3 、3种; 7. 1+6、2+5、3+4、3种; 8. 1+7、2+6、3+5、4+4、4种; 9. 1+8、2+7、3+6、4+5、4种; 10. 1+9、2+8、3+7、4+6、5+5、5种;
按着1,2,3,4,等顺序看每一个数加几等于目的数,如果用数字来写,就会让宝宝感觉很烦,用天平来摆,可以试来试去,多次摆弄就学会了。孩子们都喜欢做动手游戏,通过做,就容易学会。而且记住,为以后学习加减法提供方便。
u 大运动能力
5. 兔子跳
大人同宝宝站在一条起跑线上,命令开始时,大家都把双手的食指、中指伸开,放在头侧当作兔子,然后双足离地向前方跳跃,1分钟后,看大人跳了几米,宝宝跳了几米。平时有空就可以练习,逐渐就会看到宝宝弹跳能力的进步,促进身体的健康。
兔子跳,可以测定弹跳能力,弹跳对宝宝很重要,有时下雨路很难走,会弹跳的宝宝就很容易连续几下跳过去。让宝宝将双手放在头上,表示宝宝不用手的力量也能保持身体平衡,如果遇到困难时,也可以用手来攀着某些东西,再用力弹跳,帮助身体离开困境。弹跳也是许多运动项目的基础,如投篮,如接高处的球,扣杀排球,高低杠,自由体操等都需要有良好的弹跳能力。平时的练习既能提高运动技能,也能提高身体素质,使身体有抵御疾病的能力。
6. 攀崖
在幼儿园某处的墙壁上,做好提供攀崖的设备,有稳固的突起或凹陷,可以让宝宝用手和足攀爬其上,到高处与攀登架接通,或与小桥连通,连接其他游乐设施,也可以到户外,大人同宝宝一起爬上一些陡险的山坡,或者一起爬上一棵大树,利用树的枝杈作攀登之用。开头大人需要示范,大人走一步,宝宝跟着走,按照大人手和足的位置来学习,必要时,大人还可以拉着宝宝一同攀登,学会开头后,宝宝会自己选择适合自己高度的手位和足位,使攀崖变得容易。
攀崖,可以测定宝宝攀爬时,四肢协调,身体平衡和勇敢的气魄。有些宝宝由于四肢协调不足,另一些由于身体不能保持平衡,但是大多数是因为害怕上高,而不敢攀崖。设备很重要,如果每30厘米或每半米都有一个出口,或换位的地方,让宝宝自己练习。开头从矮处开始,逐渐往高处练习,如果需要就可以随时从出口爬出,如果感到手足需要换位,有缓冲的地方,这样宝宝就会放心自己练习。如果没有好的设备,就要有大人的陪同练习,使宝宝在需要时可以找到帮助。学会攀崖,可以在困难时自救,例如火警、水灾、及直升飞机救助时,会攀崖的能最早得救。
u 手的技巧能力
7. 串珠造型
找到各种不同形状的串珠,看着串珠的形状,自己想出想要穿出的形态。例如,可以用串珠做一个人,找一颗大的圆形珠子做头,把串珠用的绳子中央打一个大结,不让珠子掉出。用绳子的两头同时穿进大圆珠子孔内,再同时穿一个小珠子做颈,把两条绳子分开,每边各穿上4颗小珠子做胳臂,绳子从末端绕回第三颗珠子,再穿回来。两根绳子在中间会合,一起再穿上两个大一点的珠子当作身体,再分开每边穿5颗小珠子当作腿,把绳子打结,就做成一个人。如果想变成动物,可以在头的两端穿上小珠子当耳朵,从一条腿再穿回来在身体后部再穿尾巴。如果珠子有各种形状,就可以按照不同的形状设计出如飞机、汽车、金鱼、轮船等许多造型。
串珠造型,可以测定宝宝的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开始时需要有大人的示范,大人一边做,宝宝一边模仿,能够模仿几次,摸出规律才有可能自己创造。所以开头只要求能够模仿,有些宝宝学得很快,有些宝宝不理解为什么要把绳子双着穿,穿到尽头如何倒回来。经过几次以后,明白了基本的方法,就能自己设计了。孩子们很喜欢自己能造个小人,有过一次成功,就会再造个小动物,或者其他造型。
8. 自由搭积木
有些宝宝已经学会看着图搭出图中之物,如果经教师或家长的启发,宝宝们会有许多的想法,用积木搭出各种构形。例如宝宝们曾去参观过世界公园,在公园里看到高的埃菲尔铁塔、凯旋门、伦敦桥、巴黎圣母院、斜塔等形象。回来后就想办法用积木,圆桶、瓶子、盒子等拼凑起来,按着每个模型的特点,把它搭出来。有时需要大人帮助找一些道具,或者帮助造一两个难的。例如要造一个白塔,找不到东西,大人可以帮助找一些垫箱子用的泡沫塑料来造,许多人合作建造一个内容丰富的世界公园,或者造一个游泳池,造一个天安门,造一个故宫等。孩子们可以自己造,也可以合起来造,互相参观学习。
自由搭积木,可以测定构型的想象力,在幼儿园越有机会集体自由搭积木的环境,因为自己有机会做,也能看见别人做,积累经验越多,想法就会更多,于是就越能搭出更多的构型。在家里只靠家长,或者只靠自己,不可能有太多的想法,能够建的花样就越少。此外,经常看到不同的建筑,或者看到多种建筑的图片,有过旅游的经历等,都能使宝宝的眼光放宽,能记住不同的造型,就有可能在搭积木时反映出来。所以让宝宝练习自由搭积木,需要有一定的图形记忆作为铺垫,否则宝宝只能按自己的经验来搭,不能创新搭建。
u 艺术能力
9. 视唱
宝宝已经懂得五线谱上每条线和每个空间的音调,需要再认识音符就能视唱了。儿童歌曲最常见为2/4,即用1/4音符每小节数两拍,或4/4,用1/4音符每小节数四拍,偶然由3/4,即用1/4音符数三拍。宝宝已经学过敲打拍子,经大人讲解和示范就能明白。开头视唱的谱子要十分简单,让宝宝自己看得明白,先自己试唱,唱错了再由大人更正。慢慢可以视唱一首会唱的儿童歌曲以增加兴趣,有过成功的经历,宝宝就会大胆地试看新的歌曲,跟着谱视唱。
视唱,可以测定宝宝读谱能力,视唱要求看到音符的位置,能读出它的音调和节拍,这是学习一切乐器和声乐最基本的能力。如果宝宝能视唱,表示可以学习音乐,如果在视唱上有困难,勉强让孩子死记硬背,就会越学越难。这是选择能否学习音乐的办法之一,有些家长会看简谱,简谱对五线谱有对应关系,不过在学乐器时,五线谱比简谱反而容易。孩子认五线谱并不难,因为五线谱很形象,在弹奏时更加方便。
10. 区分半音
给宝宝听一首有半音的歌曲,例如“音乐之声”的插曲 “ do re mi”,让宝宝跟着唱,开头不让宝宝唱英文的歌词,只用 do re mi 等音的名称跟着大人唱,唱到 “la a note to follow sol”,“la re mi fa# sol la si”,看看宝宝能否完全跟上,如果宝宝未发现半音,他会照着原来的 fa 去唱,唱出来的声音,与教师唱的不同,经过教师的指导,才学会唱这一句。 跟着还有 “tea a drink with jam and bread”,“si mi fa# sol# la si do” 也有两个半音,要唱好这首歌,就要会区分半音。教师慢慢教,让会唱的孩子站在一边,还未会的再慢慢学,7岁前的孩子,只要听力好都能学会,如果过了7岁,分辨半音的能力减弱,再学习就会困难了。
区分半音,可以测定宝宝区分半音,和自己唱出半音的能力。儿童的听力存在差异,听力好的很快就听出来,有些孩子需要反复听,在琴上比较半音和原来的音,反复几次才能区别。自己唱出半音也是这样,有些孩子马上就能准确唱出,有些孩子要反复练习才能学会。学会分辨半音才可以听出带有半音的和弦,和辨别在音乐中随时的变调,如果没有半音,就不可能出现在音阶上有12种不同的调子。3-4岁的孩子对半音相对灵敏,如果直到7岁都从来没有听过半音,以后再学习就会很困难。应当抓紧让孩子有机会听,和要求自己唱准了最常出现的几个半音。
11. 画一幅自己家庭的图画
让宝宝画自己的家庭,有些宝宝画一所房子,爸爸妈妈带着 宝宝走进去。有些宝宝画一家人围着桌子吃晚饭的情况。也有些宝宝画全家人围坐着看电视的画面,也有些宝宝画出爸爸在书桌上工作,妈妈在沙发上打毛衣,宝宝在地上玩耍的场面,也有些宝宝画奶奶在摘菜,爷爷看晚报,妈妈同宝宝玩搭积木,爸爸同朋友下棋等等。宝宝画出的画经常十分丰满,空间很少,而且房间透明,在外面就可以看清家里的一切。
画一幅自己家庭的图画,可以测定作画的表现能力,只把人画出来好像排队照相那样,并未表达家庭,或者有个门,表示回家,家庭的表达较少,或者零散的把人和做的事都简单表示一下,较好的能把亲切的气氛表达出来,如围坐吃饭,在一起看电视边看边讨论,或者在一起唱歌,拉大圈等,都很有意思。4岁的孩子画画总是挤得满满的,大小的比例还不合理,而且总是平面图,人在房子外面可以看到房子内的一切,好像房子是透明的,有时连停在房子后面的汽车也能看见,这些不合理的地方,暂时不给与矫正,要等到5岁才能有立体概念,这些不合理的地方才有可能矫正。
此外,有些心理学家认为,可以从宝宝的家庭画中,看出宝宝在家庭中的地位,如果在家中爸爸最大,即是爸爸在宝宝心目中最高无上,宝宝会很听爸爸的话。如果宝宝自己在图画的中央,相对较大,可能宝宝是家中的小皇帝,是家庭的中心,把宝宝的家庭画保存起来,记上日期,并留作跟踪观察之用,观察以后的演变。
12. 画人的几个部位
给宝宝一张白纸和一枝好用的笔(可以用彩笔、蜡笔或铅笔) 告诉宝宝自己画一个最完整的人,大人可以坐在旁边干自己的事,不必给宝宝任何提示,等宝宝画完后,可以问一下:“还有要补充的吗?”(大人不必给任何提示,包括动作、眼神等的提示),如果没有,就把所画的人收起来,记上日期,数一下宝宝凭记忆能画出来的身体部位,按每个部位代表智龄3个月计算,加上36个月(假设从3岁起会画人的部位),再除以48 (宝宝的实际月龄) 得出宝宝4岁的智商参数 (画人智商)。
画人的几个部位,可以测定宝宝心目中能记住人体的哪些部位,即是测定宝宝平时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在完全无人提醒下,宝宝自己画出的部位,就是他通过观察,能记住的部位,如果有大人在旁边提示,就不能算数。所以在集体测试时最好请家长离开现场,完全让孩子们自己画。有时大人在旁边做一点手势,例如指一下某处,就会给宝宝提醒某个部位,使测试不准确。
计算方法是: (画人的部位数乘3)+ 3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乘100 = 画人智商
实足月龄
计算的原则是以每画出一个部位,算做3个月的智龄,从3岁(36个月)起始计算,再除以孩子的实足月龄,乘100,得出的就是用画人的方法测定的智商数。因为目前许多3岁的宝宝都能画出3~4个部位,所以3~4岁宝宝的画人智商数都会较高,到5~6岁时,因为月龄大了,而能画出来的人体部位不外就有有限的数目,所以算出来的智商就会较低。因此这个数只能作为参考的数,不能定为确实的智商数。
宝宝经常能记住看得见的部位,许多宝宝画的人没有颈部,也没有身体,所以宝宝画出的人,胳臂从脸的两边伸出来,腿也从下巴下面伸出来。这种现象要到何时才能矫正,就必须有家长经常观察,先把宝宝4岁时画的人记上日期保留起来,再过几个月后让宝宝在无人提示下自己画人,何时出现颈部和身体,再记录日期。平时同宝宝洗澡时,特别告诉宝宝要用肥皂洗净脖子,洗净肚子和胳肢窝,让宝宝认识肚脐眼等,使宝宝记住这些部位,以后画人时,就会出现这些部位了。
1787年前德国的古迪纳夫曾观察到,智能良好和记忆力好的宝宝画人时,所能画出的部位较多,智能和记忆力差的宝宝画出来的部位较少,当时她未能提出计算方法,50年后,由哈里斯做出计算方法和详细的部位计分方法,使这个测试能被承认,而且沿用多年。这个方法操作简单,特别适用于在短期内作大规模的团体测试。
u 社交能力
13. 角色游戏
4岁的宝宝最喜欢玩角色游戏,当他们去过菜场买菜后,就很快自己摆个小摊做起卖菜的,让另一个小朋友来买菜,两个人讨论菜的质量,讨价还价,还会象征性的付钱。模仿买卖人的对话和动作。孩子当中,有人生病了,到医院看过病,回来就会玩医生看病人的游戏,写张小条,叫病人去化验,去透视,甚至用个小瓶吊起来模仿“挂瓶子输液”。医生也会用个象征性的“听诊器”替人听诊,看嗓子,摸肚子等作检查,自己做了什么,在游戏上就出现什么,表演得十分充分。多数孩子都曾坐过公交车,车上的司机做什么,表演司机的宝宝就要做什么,另一个宝宝表演售票员,他要帮助老人和孩子们上车,安排他们坐好,到每个站要报站名,帮助人们上下车。有些宝宝曾去理发,回来后就会表演理发员做的事,让顾客坐好,铺好毛巾开始洗头、擦干、理发、吹风、做发型,让顾客满意后才付账。有些宝宝愿意开餐馆,开卖馄饨小摊,摆大排档, 推小车卖早点等等。孩子们有什么经历都会出现在角色游戏中,在游戏中重演许多社会现象。
角色游戏,可以测定宝宝用游戏的方式反映社会活动的范围,生活丰富,见闻广的宝宝能在游戏中玩出较多新鲜的花样,使别的宝宝得到一些玩的经历,将来真正遇到时不会惊慌失措。例如,宝宝在游戏中见过“挂瓶子输液”,真正到自己需要“挂瓶子” 时,就不会惊慌害怕,因为在游戏时早就玩过了。又如有机会到飞机场接人的孩子,把接人的过程在游戏中表演,下一次另一个宝宝有机会去机场接人时,就知道应当站在那里才容易看到从飞机下来的人。孩子们生长在不同的家庭中,各人的经历不同,经常在一起玩角色游戏,把各自的经历互相交流,让暂时没有机会经历的宝宝分享自己的经历,使参加者增长知识。在游戏时需要互动,大家有问有答,如果做得不合适,可以得到矫正,不但语言有进步,在交往现场上也学到许多有用的方法和经验。
14. 抢椅子
把椅子摆成单行,椅子的数目比孩子少一张,每张椅子前后各面向一方。小朋友排成单行,围着椅子听着音乐前进,教师可以弹琴或打开录音机放音乐,由教师操纵音乐的开始和停止。当音乐开始时,队伍开始前进,当音乐停止时,孩子们赶快坐下,其中有一人坐不上,可以从单行中拿走一张,请坐不上的宝宝在旁边坐下,看着别人继续游戏,能坚持到最后的人获胜。这个游戏最多不宜超过10人,如果人太多,可以分成10个人一个小组,在音乐互不干扰处分别玩。
抢椅子,可以测定宝宝听觉专注能力和动作配合的灵敏性。最先坐下的宝宝常常是按着惯性往前走,没有警觉到音乐是否停止,等到别人都已经坐下,才急忙找椅子,椅子早已坐上人了,所以就不得不退出游戏。反之,经常都能坚持到最后的宝宝,往往警惕性强,很注意听音乐,能早发现停止,马上坐下,就能坚持下来。4岁以下的宝宝不能参加这种游戏,因为宝宝不懂游戏规则,以为别人抢到椅子,欺负自己,找不到椅子就会大哭起来,使游戏不欢而散。这种情况也会见于新来的4岁孩子。不过让他先看几回,等他明白游戏规则时,才让他参与。做这种游戏,可以锻炼宝宝们听觉的专注能力,对以后入学后的课堂纪律,和听课的专心程度都有帮助。
u 自理能力
15. 饭后帮助收碗、洗碗、清理桌面和地上
饭后,妈妈带着宝宝先把用过的餐具收拢,如有残余应倒入垃圾桶内,然后把餐具放在碗盆中,放入少量洗涤剂,用软毛巾把碗、盘、筷子、勺等餐具逐件洗净,用清水冲净,放在架上把水空干,然后放进消毒柜内。再换用擦桌布把餐桌从四边向内擦净,把脏东西扔到垃圾桶里,清洗抹布,挂好。最后拿条扫把地面清扫干净,把垃圾用簸箕收到垃圾桶内,晚饭后把垃圾桶内的塑料袋口结上,送到放垃圾的地方,然后换上干净的塑料袋放在垃圾桶里,把边缘理好。把工作全做完后,认真洗手,涂上防护霜再回客厅做游戏。每天都用同样次序工作,就会成习惯,不会忙乱。妈妈专门处理那些需要存放的食物,并监督宝宝的工作。
饭后帮助收碗、洗碗、清理桌面和地上,可以测定宝宝参与每天的清洁工作的能力,同时也测定大人是否全部包办,不让宝宝参与。让宝宝参加日常的清洗工作很重要,一来,让宝宝学会做事,做最起码的清洁工作。有些妈妈害怕宝宝把碗和盘子打破,有过一两次,宝宝自己就会总结经验,把碗盘拿稳,就不会打破。让宝宝学会按次序做事,在手最干净时先洗碗和餐具,晾干时去擦桌子和扫地,最后倒垃圾,把事情都做好后才洗手,此时可以把餐具放入消毒柜里,如果手不干净,可以再洗,总之,让宝宝全部承担也不过半个小时,经过这种训练,以后宝宝会变得能干,有责任心,能够承担家庭的一些劳动任务。反之,如果不让宝宝劳动,宝宝会认为这些都不是自己的事,完全没有责任,就会轻视劳动,对大家的事都不愿意插手,以后在社会上既不愿干,又不能干,成为拿不得轻,负不得重的无用之人。
16. 能估量情况预见危险,有保护自己的能力
平时让宝宝知道在家也会有危险发生,要及时做好安全教育。例如: 在楼梯行走时,尽可能用扶手,看清每一步,不要求快而跌跤。在凉台和窗台向外面观看时,身体不向外靠,尽可能用手扶支持物,以免掉出外面。凡是瓶子和盒子里面的东西,没有得到许可,不可以放进嘴里,以免吃进有毒的东西。不摇动家具和家里的设备,以免放在上面的东西掉下来砸伤自己。只可以动家用电器的开关,不可以自己插入插头。
出外时尽量与家长同行,避免走失,注意来往的车辆,过马路一定要走斑马线,看到绿灯亮了才可以通行。不能在马路上游戏、打球、骑车,要到儿童游乐的场所才可以玩。
孩子们在一起时,如果有人要打架,自己不应当参加,躲开打人的人,如果他要欺负小的孩子,也应当把小的孩子拉开,一面大声叫喊“谁谁打人啦!” 一面快速走开,尽量使自己和小的孩子不会受害。叫喊是让别人知道谁在打人,让别人分清情况,帮助处理。自己首先不去打人,千万不要企图报复。
能估量情况预见危险,有保护自己的能力,可以测定宝宝是否能接受教训,学会估量和避免危险。遇事要想一想,是否会发生意外或者有危险,自己及早躲开或避免陷入危险当中。要有抑制自己的能力,不尝试家长未拿出来的可疑食物,尤其是那些红红绿绿表面漂亮的东西,以免误服毒品。因为有些药物表面有糖衣,如果服用就会中毒。自己不从窗户和凉台伸头去看外面的东西,也不可在大人不知不觉时走出家门,以免走失。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更不跟着陌生人出去玩和看热闹。凡是打架、围观等,自己都不要参与。凡事都要想想,如果爸爸妈妈知道了,我能不能再干,这样就给自己定一个规范,不去干让家长担心的事。
这个要求对满4岁的宝宝可以做到,对未满4岁的宝宝就困难一些,因为4岁宝宝有因果关系的能力,能想到如果我这样做,结果会如何,有了这种推理的能力,才可以要求宝宝去估量危险。但是这种能力有个体差异,所以有些4岁以上的宝宝仍会上当受骗,做这个测试可以预见宝宝这方面能力不足,应给以加强锻炼。
u 认知能力
17. 认识钟表
孩子最先学会认几点钟,当长针指到12时,短针在哪个数上,就是几点钟。同样,如果长针在6上,短针走过了某个数,就读作几点半。如果长针在3上,短针在某个数上,就应读作几点一刻,如果长针在9上,短针走过了某个数,就应读作几点3刻。用一个玩具钟同宝宝来回练习,使宝宝对这几个重点学会了,就可以进一步在玩具钟上学“过5分钟”和“差5分钟”,例如: “5点过5分钟”或“差5分钟5点”,“5点半过5分钟” 或“差5分钟5点半”,也可以说:“5点一刻过5分钟”,或“差5分钟到5点3刻”。因为宝宝还未学会用5和10来数数,暂时还不会马上说出几点几分,等到学会了5和10 的数数后,宝宝很容易就能直接说几点几分。不过知道了几点,几点半,几点一刻和3刻就已经很有用了,宝宝们生活都很有规律,看到几点钟就知道自己应该到幼儿园,如果晚了就算迟到,有时连早饭都来不及吃就要上课了。所以学会看钟表后,宝宝懂得不能赖床,要马上穿衣服,洗脸漱口,赶快上幼儿园。
认识钟表,可以测定宝宝认识钟表的能力,孩子们总是按着一定的时间作息,已经按着生物钟作有规律的生活,两岁的宝宝就能看出早晨钟的两个针竖直时就要起床,中午两颗针都在最高点时就吃午饭,短针横指右方午睡起床,下午两个针再竖直时,爸爸会回家吃晚饭,到短针横指左方时就要睡觉了。那时宝宝就已经用自己能懂的方式看钟表。到了4岁,宝宝开始会读钟表,不过因为还未完全学会用5和10 来数数,暂时先学会看几点,几点半,几点一刻和3刻,还可以学会过5分和差5分等,宝宝已经学会说大致的时间就基本够用了,等到学会5和10的数数后,自然就能读出几点几分了。
让宝宝学会读钟表有很多好处,一来,宝宝懂得按时做事,不可以拖拉,懂得拖拉耽误时间会出现不好的后果,自觉地遵守时间。二来,宝宝学会计划做事。例如,还有半小时才开饭,可以玩一些速战速决的游戏,也不会耽误吃饭。学会有计划利用时间。又如,知道火车要在晚上6点开,不能在家吃晚饭了,可以带一些食物,或者到了火车上安顿好再吃晚饭。并且要考虑在路上用的时间,不能耽误太久,宝宝更能与大人合作,共同遵守时间。认识时间使宝宝懂事多了,能与人合作,使宝宝显得更加听话,更懂道理。
18. 该到哪里去接人
妈妈再三教导宝宝,坐火车来,要去火车站,坐汽车来,要去汽车站,并找对路线才能接到,坐飞机来,要到机场接人,从船上来,要找对码头,才能接到。
该到哪里去接人,可以测定宝宝区分从不同交通工具来的人应当到哪里接人,这种经历有时可以从自己的家庭获得,也可以从图片中看到,也可以从电视中看到,在幼儿园的宝宝可以通过游戏从别人的经历中学到,需要观察力和总结经验的能力。以后宝宝就会首先想到要接的人从哪一种交通工具来的,这种交通工具会从什么地方开始和终结他的路程,就要在这个地方去接,否则就会耽误时间,使来的人找不到回家的办法。因为来的人不是本地人,单凭住址有时很难找到适合的路途和交通工具,如果接迟了,互相在路上找也很麻烦。宝宝从小学会了多一些常识,知道接人的方法,在必要时会有所帮助。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zaojiao/642167.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