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从出现到普及,其中只经历了短短的几年。通观整个电子产业,所有应用商品都在向着日常化、泛用化和多媒体化发展。就智能手机而言,厂商甚至推出了专门面向儿童的手机设计,更便宜,更安全,更合理。“要不要给孩子玩手机”这个问题似乎就没有打算征求我们的意见,它显得那么理所当然。
该不该给孩子用智能机?国内市场环境下的问题点
一、教育环境电子化,学前教育APP走红
在海外新近的调查中显示,针对学龄前儿童,有69.4%的家长反对给孩子玩智能手机,而表示经常给孩子用智能机的家长占据13.8%,此外还有16.8%的家长“偶尔给孩子用一下”。然而在表示会给孩子用手机的家长中,有46.7%的人表示会和孩子一起操作借以达到监护和沟通的目的。
智能机的设计原本没有问题,凡是智能机给未成年人直接或间接造成伤害的事例中十有八九为未成年人使用不当,也就等于家长监护不力。所以在亲子教育APP的设计中,它们并未被设计成为直接面向幼童的早教软件,而是依旧面对年轻父母的,在教育方面进行辅佐、建议、支援的工具类软件。
在调查中,针对反对孩子玩手机的家长中,他们主要以:“孩子接触手机过早、不能随时监督孩子正确使用”为由。而早教、亲子教育APP则从根本上免除了家长的忧虑,因为使用APP的过程(也就是学习过程)是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的。也有很多原来坚持反对孩子使用手机的家长因使用早教APP而在上述问题上进行了改变。此外,“成长记录”一类的,如同电子日记一样的软件也为家长所青睐,有些家长会和自己的孩子共同制作成长日记,这一类APP软件的受欢迎程度甚至超过了早教支援类软件。
从另一方面来看,智能机、平板电脑已成为家长进行早教、亲子沟通的必要媒介,而并非依附于其中的早教APP软件。在调查中,“会和孩子一起玩手机”的家长中有56.9%的家长选择了面向儿童的游戏APP,其次是动画播放APP,占35.5%,智力开发APP排名第三,站31.4%。
和孩子一起使用的APP排行榜:
・1位:面向儿童的游戏APP(56.9%)
・2位:动画播放APP(35.5%)
・3位:智力开发APP(31.4%)
・4位:绘本APP(21.4%)
・5位:图画APP(21.1%)
・6位:普通游戏APP(16.7%)
・7位:照相APP(14.7%)
・8位:音乐APP(11.1%)
・9位:教育APP(8.2%)
・10位:体育类APP(1.8%)
当然,广泛使用智能类电子产品进行学前教育也有其弊端,因为智能机、教育APP,其展现形式与传统教育有很大区别。过早的让孩子养成通过智能机、平板电脑来学习的话可能会在刚入学时期对学校的学习环境产生反差感。
该不该给孩子用智能机?国内市场环境下的问题点
二、智能机游戏用游戏拴住孩子也许是个好选择?
现在再来重新审视孩子和智能机之间的关系。家长所担心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长时间使用对孩子视力等健康方面的损害、成人向APP所带来的不良影响。而面对这样的担心,儿童专用智能手机也随之诞生。如同给电器上童锁,给电脑装载监护人软件一样,不,甚至比上述案例更具安全性,因为儿童用智能机是专门为了儿童而设计,并非给面向承认的产品装设限制手段。儿童用手机没有很高的机能配置,操作简单,字号偏大,屏幕光线柔和,重量也比一般的智能机轻,不会出现孩童长时间手持手机而造成的关节不适。同时,儿童用智能机也存在监护人软件,可设置孩子们的最长使用时间,当然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从家庭教育环节中来看,长时间放置孩童,让其独处的情况应该杜绝。
最后,从安全角度来讲,教育心理学家也曾指出不要限制孩子玩游戏。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属于新生事物,它们对于孩子的吸引力非常强大。首先,移动端上的游戏一般都色彩鲜艳且简单易懂,孩子们容易理解也就很容易产生兴趣。其次,功能新颖、外观精巧的移动电子设备本身就对好奇心强烈的孩子有吸引力。在这样强大的吸引力下再对孩子进行限制则可能产生逆反效果。此前也有好事的某科技频道的记者在争得校方同意的情况下做试验:正直放学期间,记者对独自or三两成群的孩子以问路、食物等方式进行利诱,但均未有孩子答应与记者同行,相反对记者产生了戒备。但随后,记者蹲在附近玩起了iPad,顿时围聚了很多小朋友过来,毫无戒备。一些有玩过这些游戏的孩子还很得意的给其他孩子讲解游戏内容,其中有男生也有女生,最终记者以:“我要离开办事了,iPad可以借你玩,但你必须在我车上等我”这一方式成功“诱拐”小朋友。试问,如果被诱拐的小朋友家中也有类似的设备,且提供定量的游戏时间给孩子,孩子还会轻易上当吗?
所带来的问题:给孩子玩智能机游戏很容易让孩子对智能设备产生依赖。家长应尽早消除孩子对移动产品的好奇,诱导他们正确认识智能产品,告诉他们智能产品不等于游戏机,除了游戏APP之外还有很多对学习有帮助,让生活更便利的使用方法。
该不该给孩子用智能机?国内市场环境下的问题点
三、免费通信所带来的利与弊
要不要给孩子用手机,这个问题早在只能手机之前就已出现过。家长们多以随时联系为由给孩子配置手机,如今,智能机上的GPS和免费聊天软件似乎让孩子用手机的理由更加正当化。
并非对于学校的不信任,只是因为我们现在身处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无障碍通信技术无疑可造福人类,成为今后通信科技发展的风向标。如今,一些幼儿园中已经提供了类似的网络监控服务,家长可随时通过网络观看自家孩子在学校中的生活状况。至于学校方面,出于教育的各种因素尚未允许学生携带手机进入学校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一现象屡禁不止。此前有新闻报道,某学校小学老师表示一个班中约7成学生有智能手机,甚至还出现了在刚发售不久便拿有iPhone5s的事例,致电家长,给出的理由即为:希望随时能和孩子联系上。
现在的教育环节,对于爆发式发展而来的智能机显得有些措手不及。对于学生持有智能机这一现象,在学校想好一个正确、有效的接纳方式之前只能以拒绝来做唯一对策。智能机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间形成攀比等情况,这些问题显而易见,但真正为人父母之后,很多人还是表示会给自己的孩子用智能手机以保证通讯。这就好似“要不要开车接送孩子?”的问题一样,当成群结队的学生家长的车辆造成堵塞时,任何人都会埋怨这些家长宠爱过度甚至至交规于不顾,但真正有了孩子之后,人们往往会毫不犹豫地成为接送大军中推波助澜的一员。
此外,通信工具除了在有无限网环境下不会产生额外费用的特点之外,其还有着即便孩童也会轻松操作的便捷性。这对那些工作很忙,特别是将孩子交给老人代管的父母来说几乎是平日里唯一与孩子进行沟通的方式。然而就是这一类通信软件,因为过于便捷、过于开放,有可能将孩子陷入危险之中。“摇一摇、搜索附近用户”等功能让孩子们可以添加陌生人为好友,同样也不能杜绝孩子的帐号别陌生人所添加。
去年,日本曾出现过某男性以3DS通信软件为媒介,引诱未成年人少女线下见面妄图对其猥亵的犯罪事件。犯罪者非常清楚3DS用户中年幼者数量较多,所以这被判定为有目标的刻意犯罪。我们假设,有不法分子在学校附近有无线网的地方进行“钓鱼式”检索,这便很可能寻找到未成年人的帐号并进行下一步犯罪。
中国的智能机市场尚处于一个非常混乱的状况:现行的手机水货、版本破解等问题给统计造成很大的障碍,以至于无法还原中国智能机市场一个全貌。另一方面,国内厂家更注重的是手机性价比的比拼,对于手机方面的安全问题:硬件厂商认为那是软件厂商的事,而软件厂商则认为是软件平台的事,软件平台则认为是孩子监护人的事。所以在三方面的设计上都出现安全欠缺。
前不久,美国苹果公司赔偿用户因“孩子使用大人手机时误操作造成的消费”合计3500万美元。如果是经济上的损失则还有可能弥补,但如果是精神和身体上的损害则有可能对未成年人造成永久的无法弥补的损失。故,在现行智能机市场环境下,引导孩子正确认识、使用智能机,让孩子远离潜在的危险,唯有“家长”这一道保护伞。文章开头曾提及的,10年前曾被热议的“要不要给孩子玩游戏”这一问题,其被热议正是因为社会各界都无法给出一个正确答案。而如今,智能机和孩子之间的问题同样摆在我们面前,同样也处于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环境下。
我们不能坐等答案而放手不管。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zaojiao/668364.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