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唯一没有人监督和考核的就是家长,如果家长也兴下岗的话,不知道有多少家长要被他们的孩子炒掉。”报告会一开始,汪老师就抛出这样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台下议论声声。如何当一名合格的家长,汪老师作出了精彩诠释。
十类不受欢迎的家长
如果希望孩子变得越来越勤奋,越来越有出息,家长首先要从自己做起,做一个受孩子喜欢的家长。一般而言,孩子通常不喜欢以下十种类型的家长:
1.恐吓型这种类型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总是喜欢恐吓孩子,经常用“不好好读书,将来要去扫大街”、“小时候不努力,长大了挨饿”等这些刺耳话语来恐吓孩子。
2.唠叨、数落、挖苦型很多家长天天数落孩子的问题,并且特别喜欢在吃饭的时候数落孩子,令孩子特别难受。
3.训斥、吼叫型这种类型的父母遇事总爱大声训斥孩子,对孩子很少露出和蔼可亲的面容,很少用亲切的话语对孩子进行引导。
4.武断、专横型这类家长一般不尊重孩子的意见和合理要求。如孩子学习时间长了,想看电视放松放松,家长会断然拒绝,常常使得孩子很不开心。
5.神经兮兮、唉声叹气型此类家长总是把孩子的分数、名次、可否升重点学校等问题看得很重,整天为孩子的学业和前途唉声叹气,令孩子生活得很不快乐。
6.妄下结论型这类家长从不鼓励孩子,如果孩子一连几次考试失利,就对孩子妄下结论,常对孩子说“不是考大学的料”、“根本不可能有多大出息”等这类结论型的话,容易挫伤孩子的自信心。
7.间谍型不尊重孩子的隐私,喜欢偷看孩子的日记、书信,窃听孩子的电话,甚至24小时对孩子监控。
8.打骂、动武型这种类型的父母相信棍棒出孝子,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不愿对孩子做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
9.达标型这种类型的家长常常为孩子规定一个必须达到的目标,并规定孩子每门功课一定要考多少分,总分要进入多少名等,使孩子觉得很累。
10.催促型这种类型的家长每天都要催孩子做这做那。如“你该起床了”、“你该做作业了”等等,没完没了。
汪老师说,这些教育方式不利于从正面影响孩子,不利于孩子健康快乐地学习和成长。要想改变孩子,家长必须首先下决心改变自己。要想教育孩子,家长必须首先教育自己。
做孩子的“铁朋友”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在孩子心目中,你应该是他的“铁朋友”,而非威严的家长。现在的家长总是觉得自己的孩子笨,其实不然。“不是孩子学不会,而是家长不会教育。”汪老师提醒家长,也应反思自我的问题。
汪老师饶有兴趣地谈到了这样一件事情。有一名从小就好动,和大人没大没小的孩子,长大后考上了清华大学,邻居们都很好奇,小孩的爸爸透露秘诀:在孩子四岁时,就和他结拜了兄弟。
老师笑言,这并不是说让家长都去与孩子结拜兄弟,讲这个事例是想让家长能把孩子当作朋友,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学会“小题大做”、“无中生有”
这里的“小题大做”和“无中生有”并不是贬义词,而是说要毫不吝啬地鼓励和夸奖孩子,必要时甚至要夸大孩子的优点。
汪老师有个朋友的女儿小燕子,性格不太好,大家都不喜欢她。汪老师把小燕子接到家中,决定用自己的方式教育她。比如使用“小题大做”法,找寻一切理由夸奖她。饭前洗手;写完作业后,把课本放回书包等都会得到一面小红旗,作为奖励。小燕子越来越乖,最后竟然提出要做汪老师的女儿,不愿回家。
但孩子总归是孩子,几天后小燕子想家了。当她兴致勃勃地带上自己贴满小红旗的本子给父母看时,家长较冷漠。“我还记得小燕子那得不到家长的肯定后失望的眼神。”
汪老师总结道,挖掘孩子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和鼓励孩子是家长的天职,是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的魔法。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和认同是人的天性。心理学家对儿童所作的心理测验表明,当一个疲惫的孩子受到赞扬时,他会产生一种明显的新的向上的力量。相反,当孩子得不到赞赏或受到批评时,他现有的体力也会戏剧性的减退。
孩子每天得几面“红旗”,大人们也许不以为意。而这几面“红旗”就是他们的几块金牌。它对孩子心灵的滋润,是大人们所无法想象的。孩子的成长离不开鼓励。
鼓励和表扬既是很平常的事,同时也是有一定学问的,要注意讲究方法和艺术。要注意以下几点:
1.鼓励和表扬要及时。在孩子做得很好和有进步时,家长及时地予以鼓励和表扬,孩子会有一种被肯定、被接纳的感觉,从而产生向上的力量。
2.是非分明,该表扬的就表扬。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平时总是出问题,要多敲打他,偶尔有点进步,与问题比不值一提。长期这样,孩子会想,反正我只有挨训斥的份儿,不如“破罐子破摔”算了。
3.不要把“得表扬”的要求定得太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只有得100分才可以表扬,得99分都不行。孩子该不该得表扬,关键是在于他是否努力了,是否进步了。
4.实施鼓励和表扬要真诚,发自内心。
5.要有针对性地表扬孩子。你希望孩子朝什么方向发展,你就应设法朝什么方面去表扬孩子。
6.要有意识地创造机会让孩子得表扬。
7.表扬要恰如其分。在表扬孩子时,给他指出下一个通过适当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产生前进的动力,明确前进的方向,以免孩子躺在成绩上睡大觉。
8.在表扬的同时,不要放弃必要的批评。该批评的问题要及时批评,但是要把握分寸,要多从正面引导和鼓励。
莫让分数迷了眼
在我国众多的学校和家庭中,不能正确看待孩子的考试分数导致悲剧发生的事件屡见不鲜。同样,因分数不佳而对学习丧失信心和厌学的现象也十分普遍。本来,学习是一个五彩缤纷、任人自由驰骋的天地,现在却成了用“考试”和“分数”包裹起来的苦药丸子。
汪老师提醒家长,人的智力如同果实一样,有早熟与晚熟的区别。只要自己的孩子生理上没有什么缺陷,家长要像爱惜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惜孩子的自信心。
如何科学地看待孩子的考试分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
首先,家长必须树立正确的分数观。分数只是检验学生某个阶段某门学科学习质量的一个尺度。并非分数高的孩子将来一定就有大出息,也并非分数低的孩子将来就没作为,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举不胜举。
其次,家长要有一颗平常心。孩子分数差时,可帮助孩子分析问题的根源,寻找赶上去的办法,切不可整天埋怨和唠叨,更不可打骂孩子。
第三,不要提太高的分数要求。
第四,要了解一些分数的“奥秘”。一般情况下,分数会受以下因素影响:
1.老师每次出题的目的不同,试题的深浅也就不同。如:有时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差生,试题就出得浅些,考90分也未必是成绩好的表现。有时,为了煞煞部分学生的自满情绪,老师就可能出题深些,尖子生也许都只能得70多分。
2.年级不同,分数的标准也会不同。小学一年级语文、算术得满分是常事,五、六年级得100分就困难。
3.科目不同,得分的难度也不相同。大家知道,文科得高分不易,得及格不难,只要提笔,语文、政治是不会得零分的,而理科得分既有可能出现零分,也有可能是满分。
教育孩子做“人中人”而非“人上人”
现在的电视报刊纷纷大篇幅作有关神童的报道,针对父母们普遍的望子成龙的心愿,汪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在培养孩子成名成家之前,应先让孩子学习做人。
汪老师举例,湖南有个“神童”,17岁时就考上了中科院的硕博连读研究生,但由于其母亲让他从小就一心一意读书,不做任何学习之外的事情,导致该“神童”自理能力差而不得不退学回家。因此,在教育孩子成才之前,学会成人是很关键的。
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教”
汪老师的女儿在南方某重点大学就读,谈到自己的育儿心经,他一脸的自豪,他说,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教,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女儿小时候,这位父亲就注重培养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比如做作业就规定只能一小时问一次问题,这是因为有的孩子不爱动脑筋,一边做作业一边不停地问问题。“作为家长,重要的是引导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引导她与同学讨论问题,学会自我学习。”
提醒
这个暑假,赏识教育(湖北)研修院将主办两场大型集训营活动,分别是“快乐孩子成长营”和“李阳疯狂英语发音口语强化集训营”。
“快乐孩子成长营”为期7天,时间是7月20日-7月26日,主要强化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和良好习惯的培养。通过专家个案辅导、智能训练与益智游戏、快乐成长与学习方法引导、户外生存拓展训练等内容,培养青少年的自主性、创新实践能力、抗挫折能力等,切实调整学习心态,训练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了有效地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学习的心理障碍,快速提高英语的听说能力,李阳疯狂英语讲师团首席讲师周万立将于7月23日-8月1日主持原汁原味的“李阳疯狂英语发音口语强化集训营”。在这10天时间里,让学员掌握50个发音、100个秘诀、200个短文、300个句子;提升学习激情和考试应对技巧,并结合学员的年龄及个性特点组织拓展训练项目。
两项活动具体的参与情况可通过免费电话800-880-8019咨询。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zaojiao/697910.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