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胁性的誓言:如果你不按我的要求去做,我就不喜欢你。
父母的想法:孩子为什么不听我们的话?大人都是为了他们好,于是,在此情形下,尤其是当妈妈的就使出自认为是“杀手锏”的招术:“妈妈以后就不喜欢你。”
心理学家:发誓不再喜欢自己心爱的小宝宝,算是一种最严厉的管教方式,实践证明也是一种不起作用的威胁。孩子们灵性很高,会感觉到这种威胁是假的。而且,孩子被大人欺骗了一次,不信任的阴影会长久地留下来,父母在他们的心目中就成了说谎者。因此,应当换一个效果好的说法:“妈妈是喜欢你的,但是,你现在的行为妈妈不喜欢。”
什么都无所谓:你想干嘛就干嘛,我无所谓。
父母的想法:对孩子干嘛要那么紧张?孩子自己应当学会解决自己的问题,他们迟早要过大人的生活,那就让他们尽早独立起来吧!
心理学家:任何时候也不要让孩子们觉得,你对他们的行为无所谓。一旦发觉你们无所谓的态度,他们就会马上来验证这是不是真的。于是就开始模仿坏的行为,看看会不会因此招致批评。这种后果是很糟糕的。正确的做法是抛弃这种无所谓的态度,即使孩子的行为你们很不满意,也要与他们建立起友好的关系。碰到这种情况比较恰当的做法是告诉孩子:“我们在这个问题上的意见截然相反。但是我想帮助你,因为我喜欢你。你可以在任何需要帮助的时候来找我出主意。”
12345下一页阅读全文
过分苛刻严厉:在家里我说了算,你应该听我的。
父母的想法:孩子应该无条件听大人的话,并认为这是教育中的最重要原则,也是无须讨论的问题。不论是多大的孩子,都不能纵容他们,否则他们就会对大人为所欲为。
心理学家:过分苛严管教往往难以让孩子们理解和接受,关键是要让孩子明白大人要求这样做的道理。否则,就会出现大人在场百依百顺、规规矩距,大人一转身就闹翻了天。正确的做法是树立信任优于苛严的观念,必要时可以对孩子这样讲:“你现在先按我说的做,晚上我们找时间,再来心平气和地讨论为什么这样做的道理。”
孩子应当娇惯:孩子还小做不了,我来帮助他。
父母的想法:孩子应该得到最好东西,童年是短暂的,因此要让它成为美好的,不应该让童年充满道德说教、出现失败和不满意,我们要尽力让孩子摆脱困境和不愉快。于是大人就这样乐此不疲地去揣测并满足孩子的所有愿望。
心理学家:被娇惯的孩子很难适应生活。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的孩子,将来在生活上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尽管父母为孩子做到了面面俱到,而孩子们却并不感到幸福,相反,孩子们会感到孤立无援。明智的做法是对孩子说:“试试自己做吧,如果做不好,我们会很乐意帮你的。”
12345下一页阅读全文
强加的角色:我的宝宝是我的好朋友。
父母的想法:孩子是我们生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他是那么乖巧,可以与他无话不谈,他简直就象成人一样能够理解我们。
心理学家:孩子为取悦父母可以做任何事情,因为爸爸、妈妈对他们来说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为此小家伙甚至能够放弃与同龄人玩耍的乐趣而卷入成年人的复杂世界。因此他们自身的问题却总是悬而未决。
金钱至上观:投入的钱越多,接受的教育就越好。
父母的想法:因为我们的经济状况很拮据,没有能力来娇惯自己的孩子,不得不经常拒绝他们的要求,甚至他们的穿着都是旧衣服。总之,似乎只要我们有了更多的钱,就能够成为幸福的父母。
心理学家:爱是金钱买不到的,这听起来像是老生常谈,可现实确实如此。生活中高收入家庭的大人试图努力来满足孩子的一切愿望,但低收入的父母不必为不能满足孩子的所有愿望而受到良心的折磨。实际上,温情、关爱、一起玩耍、相互勾通对孩子来的比鼓囊囊的钱包更重要。需要澄清的是,能够让孩子感到幸福的绝非金钱,而是他感觉到他对你们是最重要的。
12345下一页阅读全文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我的孩子将来要学音乐(或打网球、绘画),我不能让他错过这些机会。
父母的想法:我们这辈人许多在童年就幻想过跳芭蕾、弹钢琴、或者打网球,但没有机会。现在有了条件,我们就要让他们接受最好的教育。至于孩子现在是不是喜欢没关系,今后等他们长大了,就会懂得大人们努力的初衷。
心理学家:遗憾的是,孩子们不一定懂得父母努力的良苦用心。大人们在自己想象中勾勒的美好前景往往被孩子们的抵触情绪所打破。孩子小时还可以听大人的,当他逐渐长大后,就有冲破父母感情牢笼的愿望和抗议行动,甚至闹得不可开交。明智的父母在给孩子安排必要和有用的功课的同时,要留出时间给孩子处理自己的事情。
缺乏温情:亲吻和诸如此类温情脉脉的东西对孩子似乎不那么重要。
父母的想法:对孩子爱抚、拥抱、亲吻,这些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甚至还担心童年时的温情会影响孩子长大后的性倾向。主张不要什么拥抱和亲吻,与之相比还有更实在和更严肃的事情可做。
心理学家:不同年龄层的孩子都渴望温情,它有助于孩子们意识到自己被关爱,增强自信心。但要注意分寸和场合,过分强加的关爱可能会把孩子们吓跑。
12345下一页阅读全文
受情绪左右:行不行,这要取决于情绪。
父母的想法是:工作上的不顺心、家庭关系不和,大人们随时有可能把这种情绪发泄到孩子们头上,并认为这无关紧要,只要随后请孩子吃一顿或者给他买许诺了很久的玩具,就足够能把孩子哄高兴了。
心理学家: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父母会为他们良好行为感到高兴,也为他们的不良行为而失望,这有助于孩子们树立坚定的人生价值观。而大人们出于自私的念头和受情绪的影响,今天允许这样,明天又不允许,这会给孩子造成错觉,认为他所做的一切无所谓正确与否,关键是父母的情绪。如果情绪失控的习惯改不了,应当事先跟孩子打招呼:“我情绪好的时候,你不能为所欲为;当我情绪坏的时候,请你能够宽恕我。”
用于孩子教育的时间太少:对不起,我根本没有时间来照顾你。
父母的想法:我们的工作任务繁重,孩子上学、放学要接送,回家还要做饭、洗衣、买各种必需品,哪有时间来陪孩子玩耍和读书?
心理学家:大人常常会忘记一个简单的道理??既然把孩子生下来了,那就应该为他们挤出时间。如果孩子们经常听到父母没有时间照顾自己,自然就会发生感情转移。建议工作繁忙的父母,哪怕是晚上也要尽可能抽出半个小时,坐在孩子床上,陪他说说话,讲个故事,或者读读书,与孩子交流时间的长短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交流本身的质量。
12345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zaojiao/698059.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