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斗橱的镜子是方形的,那也不是了。”东子的思路是有道理的,他注意到室内,除小方桌外,只有五斗橱上有太阳光。
“圆的,圆的。”妹妹一边嘀咕着,一边满屋到处找圆的东西——这种思路也是不错的。她发现只有妈妈梳头用的镜子是圆的,可是它又不在阳光里。所以,她犹豫地问:“是这个镜子吗?”
东子一听,立即伸手碰了碰镜子,墙上的光斑动了起来,我们三人都笑了。
答案是找到了,但是我没有就此结束,而是再问一句:“可圆镜子不在阳光里,那镜子的阳光是从哪里来的呢?”
我这么一问,两个小家伙无语了,都好奇地看着我。我就一边解释:阳光照到五斗橱的镜子上,五斗橱的镜子将阳光反射到圆镜子上,圆镜子再将阳光反射到墙上,就成了这光斑,一边用两块镜子做了几下多次反射的试验。
本来,这件事到此可以结束了,我却“穷追不舍”,紧紧抓住这次机会,立即拿来一个脸盆,往盆里放了一枚5分硬币。然后让孩子向后退,一直退到刚刚看不见硬币的地方站定。这时,我按住硬币向脸盆里倒水,倒着倒着,兄妹俩喊起来:“看见了,又看见硬币了。”
我告诉他俩,这是光线从空气中进入水中发生折射的结果,并趁机介绍了一些光学知识。兄妹俩顿时对光学产生了兴趣,我说:“你们好好学习,将来进了中学,在物理课的光学中就可以学到这些内容了。”
这个例子还说明一个道理:家庭教育中,时时注意引导孩子动脑筋,学会思索。如果只满足于“那是圆镜子反射的”,就不知道多次反射的道理;如果满足解释反射现象,不做硬币试验,就不会知道折射,思考的层次也就简单浅薄得多。现在这样做,逐层深入,在不知不觉中孩子动了脑筋,而且轻松愉快。
案例二:
少年大学生管俊林、陈师众、李平,都是中国科技大学第一期少年班的学生。《生物学的现状和前景》的学科讲座给他们展示了21世纪生物学的宏伟远景,大大激发了他们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三人一齐从少年班转入生物系,又一起考取了中、美联合招收赴美生物化学研究生。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爱是理解的别名。”
的确如此,许多孩子对某一课程的学习不热爱、没兴趣,常常是因为不理解这一课程。相反,理解了的东西,往往容易为人的情感所接受。
案例三:
北京医学院口腔系有一个新生曾问老师:“这32颗牙齿要学6年吗?”表示对专业不感兴趣。过了一学期后,这个学生发现此中大有学问。他说:“一个牙齿的生理名词好几十个,病理名词好多种,完全不是我想的那么简单。”所以,用渊博的知识武装学生,使其深入其中,学有所得,就能激发并强化他们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学生对学科本身的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动力。学生智力发展的源泉在外部环境和学生自身内部环境的相互矛盾之中,只有外部条件和个体发生矛盾时,才能对大脑产生需求的刺激。丰富多彩的学科知识和孩子自身知识修养的矛盾,会刺激孩子产生对知识的需要,这种需要是一种内在驱动力。这就是说,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只有运用知识的魅力去感染学生、培养学生对学科本身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稳定和持久的学习动力。
以悬念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悬念,是文艺创作中的一个术语。它是指能够引起读者在欣赏文艺作品时产生关心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的紧张心情的创作手法。
这一手法同样可以用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也可以讲究设计悬念。悬念设计得好,可以极大地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例如:我在给孩子讲仿生学的故事时,先给孩子提了几个问题:
小朋友,你知道是动物的器官本领大,还是人的器官本领大?你们一定会说当然是人的器官本领大。我说:不对。你相信吗?今天就给你们说说那些具有超过人的本领的动物器官。
本来,人的本领要比动物的本领大,这在孩子的心目中是理所当然的。这样一开头,当然就给了孩子一个悬念,他关心的是动物的本领到底怎么超过人的本领的,于是就会寻根究底,兴致盎然地把故事听完。这样,孩子对故事的内容就会有较为深刻的印象。
不过,悬念也不能滥用。悬念的效果,取决于悬念内容选择的精当程度、悬念设置时间的恰当与否。
耐心回答孩子的提问,小心呵护其好奇心
对于小孩子来说,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都那样新奇有趣,像是一个个猜不透的谜,他们渴望揭开那一个个诱人的谜底。
可是,儿童年龄小、阅历浅、知识少,仅靠自己无法认识客观世界内部的联系以及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难以满足自己认识世界的愿望。
于是,他就要问。问家长,问老师,问自己的小伙伴。
这是儿童发育过程中心理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孩子好奇心理的外在表现。儿童因好奇而发问,也可因家长诱发心生好奇,因此而发问。但是这个时候的好奇只是暂时的,或者说只形成了瞬间兴趣,能否稳定下来,就看家长如何对待孩子的发问了。这个时候如果家长、老师能小心呵护孩子的好奇心,认真对待孩子的发问,因势利导,就有可能把好奇导向兴趣。
如果把好问看成“烦人”、“调皮”,而加以斥责、压制,就会挫伤孩子的好奇心。这个时候,哪怕是一点儿讥讽、批评,甚至表情的冷淡,都会像刀子一样,使这智慧的嫩芽受伤枯萎。
反之,如果能够理解孩子的发问是好奇心的反映,是心理发展的必然,加以小心呵护,做到“闻问则喜,百问不烦,认真回答,因势利导”,就有可能把好奇心发展成兴趣,或者是把由于好奇心所引起的间接兴趣发展成直接兴趣;或者把由于好奇心引起的瞬时兴趣固定下来,进一步发展成稳定兴趣,进而对孩子的学习产生积极作用。
(4)最佳心理状态诱导法
早期诱发模式强调精心设计每一次诱发教育活动的程序结构,让孩子在每一次教育活动中都处于“教学的最佳心理状态”。
教学实践表明,教学的最佳水平是孩子在认识上产生矛盾,出现认知需要。此时,孩子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情绪饱满,兴趣最浓,求知欲最强。教育学家把这种状态称作“教学的最佳心理状态”。
智力培养的最佳水平,就是在“教学的最佳心理状态”时达到的。所以,我们又把这一心理状态叫作“智力发展的最佳状态”。
我们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经常处在“智力发展的最佳状态”,但是,这个“最佳状态”不是你想它来它就能来的,我们家长要通过精心设计去创造。
所谓“设计”,就是巧妙地制订一套教育活动的方案,使孩子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一步一步地进入“最佳心理状态”。
比如,在设计诱发教育活动的方案中,每一步骤的设置和下一步骤的接续,都应该有严密的逻辑性,让孩子在听到你说出第一步时,就会自然想到第二步;而孩子想的第二步和方案中设计的第二步又很一致或相类似;你讲完第二步,孩子自然想到第三步,而孩子想的第三步和方案中设计的第三步又很一致或相类似;如此,直至结束。由于孩子每一次的思考都得到了证实、肯定,兴趣会顿时而生,思维随之而活跃。这样,孩子就进入了学习的最佳状态,学习起来效果就会很好。
例如,孩子学到物理学或自然常识课中的摩擦时,为了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
“你知道什么是摩擦力吗?”
“当桌子放在地面上,我们推不动桌子,那就是摩擦力在起作用。”
“摩擦力就是阻挡物体运动的力。”
“看来摩擦力不好。”
“你要把箱子从屋外推到屋内去,要花很大力气,就是摩擦力在作怪。”
“还有,村西头那口井上的辘轳换了好几个,就是摩擦力把辘轳轴给磨折了。”
“那就是说,摩擦力没有用途了?”
“不见得,没有摩擦力自行车就走不了,火车就开不动了。”
“火车头要造得重重的,就是为了增加车头主动轮和铁轨之间的摩擦力。”
“你知道自行车前轮和后轮的摩擦力各有什么不同的作用吗?”
“你知道穿旱冰鞋和冰刀滑冰时,摩擦力有什么不同吗?”
“用旱冰鞋,是不是摩擦力越大越好?”
这一连串的问题,可让孩子回答;孩子回答不了,家长再回答。这些问题可以挑起孩子认识上的矛盾,孩子知道了上一条知识,就想知道下一条知识,从而形成因果递进的阶梯,产生欲罢不能的情境,形成浓厚的学习物理的兴趣。
所以,在诱发孩子的兴趣中,父母教育活动中的问话设计很有讲究。
在上文“引导好奇法”中我举的坐火车问相对运动的案例中,我问孩子的第一个问题是“车窗外的树怎么往后跑?”这个问题的答案我知道孩子能够回答得了。接着第二句才问“远处的树是往后跑?还是往前跑?”这是孩子用他知道的“因为车子在往前开”的理由解释不了的,就形成认识矛盾,好奇就会产生了。如果在一开始就直接问第二句话,就不会产生认识矛盾。
在教孩子学自行车时,我也没有直接问自行车后轮的摩擦力问题,而是先问移动地面上的箱子是拖着省力,还是推着省力;然后再问“摩擦力是好是坏?”这是故意用推箱子费力、把孩子向“摩擦力不好”的方向引导,然后再说自行车后轮与地面的摩擦力是有用的,以便形成矛盾,引起孩子的好奇。
上一页123下一页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zaojiao/699848.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