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角色
学习独立贯穿于孩子成长的整个过程。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就像盖房子垒砖瓦,要一点一点来。而且每一步都是为下一步打基础,慢慢地,孩子就能够一天天独立起来。在修建独立这栋房子时,孩子自己亲手垒的砖瓦越多,他就会感到越自信,而独立也是源自于自信的。
就像我们之前曾经探讨过的,有些孩子天生就更喜欢出去冒险尝试,并且会比你想象的要更加独立。如果你的孩子碰巧是这样,你就更能理解我所讲的了。他们往往用一种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挑战,有时候,对于这种孩子的独立精神,要予以鼓掌肯定,而不是限制打压。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孩子,无论孩子性格怎样,你作为父母都要考虑周全,并且拥有持久的耐心。
这样鼓励孩子独立
从日常事情做起,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在日常生活中去找机会让孩子独立做一些事情。无论是自己刷牙还是自己玩,不管他自己是不是愿意去做。甚至可以让宝宝学着自己睡觉,只要你能够放手让他自己去。让孩子独立去做一些事情,父母的坚持会告诉孩子:我对你的能力非常有信心。这点很重要。让他相信他自己能行,那么行动上也就一定能行。
让孩子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常规行为会规范孩子的生活并且更容易培养孩子的习惯。这样他不仅知道他自己该做什么,而且也会知道你希望他怎样去做,就不再需要你天天告诉他了。很自然地,他就养成了独立的习惯。
有所限制,有所禁忌。可能听起来有些奇怪,给孩子设定限制反而会让孩子觉得有安全感,敢于去尝试一些风险。禁忌反而能让孩子产生一些自信,因为这会让孩子知道哪些东西是不能碰的,哪些地方是不能去的。知道了这些,孩子就能更加放心大胆地去作一些新的尝试了。而能够作出尝试正是获得独立性的重要表现。
要让孩子知道哪些是可以商量的,哪些是不可以的。商量乃至谈判,是孩子日后生活的一种重要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发展也使得孩子的独立性向前迈了一大步。如果他能够跟你谈判,也就促使他去思考谁才是真正说了算的。如果是孩子自己说了算,也就意味着他要为自己的安全负责,在这些情况下,他就会更倾向于在家附近。这也是独立性的一个方面。
教育孩子善始善终。孩子往往会习惯于让父母去帮他完成自己要做的事情。不要助长孩子的这种习性。坚持你的要求,不要随意妥协。
对孩子独立性的期望,要考虑孩子的年龄、发展状况以及脾气。对于那些怕黑的孩子,让他独自上楼就有点儿太过了。但是你可以告诉他,你会一直站在楼梯口并且会一直跟他说着话,看着他自己爬楼梯。这将会帮他迈出独立的第一步。
帮孩子获得成功的经历。开始先给孩子一些他力所能及的小工作,这样可以让孩子渐渐积累一些自信心。在孩子还不能够学习系鞋带之前(大约5岁),就给他买尼龙搭扣的鞋子吧。如果孩子只有3岁大,那就给他买松紧带的裤子,这样他就可以自己穿脱了。这样做就是为了让孩子有机会去体会独立做事的成就感。
给孩子选择的权利。通常,两个选择就够了,选择太多反而不好。能够自己作选择让孩子感觉到他能够参与作决定,这也会鼓励他独立性的发展。其实,这些选择都是你给的,你可以说:“你是想自己爬楼梯上去呢,还是愿意坐电梯呢?”他可能会说愿意爬楼梯,这样也就避免了他什么也不愿做的可能性。
生活中充满了各种选择。通常父母帮孩子作选择会比较容易(当然也比较省时),但是日后你会后悔的。孩子总该学会为自己作选择并且坚持自己的选择,越早学会这种能力,对孩子本身越好。
允许孩子去体会他的行为以及选择的后果。孩子需要学着去承担他自己行为的后果,不论是好是坏,你可能很难接受这个。但这是为了帮他下次能够作出更好的选择并且修正自己的行动。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父母可以帮忙理解具有逻辑性的后果,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理解能力用合适的方式让孩子明白。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一般会明白后果是他作出的选择的一部分。可能作为父母,都会不忍心如此,毕竟谁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遭受痛苦,但是这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一门必修课。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你非得穿着你最喜欢的篮球衫去上学,现在弄上颜料了吧。我知道你会很伤心,下一次你就知道该穿什么去上学了。”而不是简单地再给他买一件新篮球衫。(参见第4章中关于后果的探讨。)
鼓励孩子解决问题。你可能很想去帮孩子把问题赶紧解决掉,尤其是当你赶时间的时候(但是谁不是在赶时间呢)。但是,你这是在助长孩子的依赖性。可以口头上帮他:给我讲讲是什么问题。有时候,孩子给你讲述碰到的问题,一边讲一边就能够发现解决方法。如果孩子没有立刻发现解决方法,你可以说:“你觉得可以怎么办呢?”或者:“你试过什么办法呢?”然后说:“为什么这样做没用?”有时候,当孩子在试着解决问题时,你需要做的只是陪在他们身边。“我知道这个问题的确很难,我会一直陪在你身边的。”这时候,他很可能会大声地说:“但是我不会!”你可以这么回应他:“好,那么你不需要去做了。”然后你继续做你的事情。孩子可能只是还没掌握解决那种问题的能力,也不要操之过急。
不要处处给孩子“指示”。虽然有时候你告诉他要做什么、怎么做会更简单,也更实用,但这么做会妨碍孩子独立性的发展,也会抑制他自己做事的能力。你应该让孩子参与其中,并且接受孩子的方式。“我敢肯定,只要有你帮忙,我们一定能在奶奶来之前把游戏室打扫干净。”这样就可以很大地鼓舞孩子帮忙做事的热情。结束之后,一定要记得表达一下这个意思:“游戏室大扫除,你真的帮我解决了个大问题,帮我把各个东西各就各位,你真棒!”
给予启迪,而不是直接作答。许多孩子需要一些建议或者提示才能够想出怎样解决问题。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要过分提示,甚至直接告诉他解决方法,记住,需要解决问题的人是他,而不是你,你的目的是要激发他的这句话:“我能行!”关键是要听他大声说出“我”来,并且通过解决问题才能让他真正知道他能行。
帮孩子学会如何处理矛盾冲突。教会孩子如何面对冲突,就帮他在独立自信的路上迈出了一大步。无论是帮你的学龄前孩子学会用言语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动手,还是告诉你的正在读小学的孩子怎样用言语化解运动场上的冲突,或者怎样阻止同学欺负弱小的行为,都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很强大很有能力。
对于小一些的孩子,可以教他这么说:“我不喜欢你拿的铲子,请放下。”
对于稍微大一些的孩子,当他被戏弄了,可以教他这样去说:“请问让我难堪会让你觉得很爽吗?”告诉孩子一些情景下该怎样去说,会让孩子在现实中碰到这些情况时有勇气去回应。
懂得表扬。时刻记得,我们是在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既要表扬孩子的独立行为,又要表扬他做事的成效。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可以这么说:“哇!游戏室里本来是一团糟的,你竟然把每辆车都排整齐了。真能干!”或者说:“你在那张画里用了那么多种颜色啊。真棒!”
对于年龄稍大的孩子,可以说:“你把整个场地都清理了一遍,并且把所有的袋子都收在了路旁,真是个得力的助手!”
但是尽量不要过分夸奖你的孩子,因为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只是奔着你的夸赞而去做事情。(关于如何避免过分夸赞,请参见第4章内容。)
支持孩子的兴趣,有兴趣才会有积极性。你可能梦想着自己能培养一个棒球明星,却养了一个能歌善舞的孩子。你的孩子需要去过他自己的人生,而不是你的人生。他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兴趣爱好,这是件好事,你的支持和鼓励会促使他的兴趣得到更好的发展,不要吝惜表扬。“我做梦也没想到我会有一个天才舞蹈家儿子。”
教孩子去承受失意。承受失意跟承受沮丧一样,是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并且日后能够独立的一堂必修课。如果父母只是做好一切,尽量不让孩子失望,这其实是在剥夺孩子学习如何承受失望的机会。当孩子面对失意时,你可以说:“我知道竞选失败是件很痛苦的事情,你付出了那么多努力,能做的都做到了,现在的结果真的很令人伤心,我能够体会你的感受,肯定非常失望。”一个表示理解的拥抱将是一剂良药,这要比跑出去买一支冰激凌更能安慰他。
要让孩子懂得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即使是父母也不可避免。但是不要过分强调,要注意分寸。
要教孩子学会如何放下包袱。孩子需要体会一些不好的情绪,感到沮丧、因为失望而闷闷不乐等等。但是更重要的是,他能够放得下,能够很快从中走出来,就像我们常说的,要学会放下包袱。早有思想准备是能够从中走出来的重要一步,总是沉浸在失意中,是不会得到改变和成长的。
鼓励孩子表现自己。小学年龄的孩子(或者更大一些的)要面对他们的老师和各种课程的教练。无论是向老师解释作业为什么晚交了或者和教练辩论那个球为什么没接好,都需要孩子能够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表达自己。那个关于高中生甚至还有大学生的家长给教授打电话解释孩子作业问题的故事让我听得头皮发麻。孩子需要学着去表达自己。如果他不愿意做,那么后果显而易见。
正如那句俗话,父母给了孩子身体和翅膀。给身体容易,插上翅膀难。而鼓励和发展孩子的独立性正是给孩子插上翅膀。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zaojiao/721163.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