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会遭遇那么一两次改变人生的时刻。曾经,我们会幻想那一刻是环游世界、写出一本一鸣惊人的小说、邂逅一段令人神魂颠倒的爱情、中了彩票突然天降500万等等各种充满戏剧色彩的画面,但现在,你会发现对于许多人来说,那一刻竟然如此惊人的雷同:生小孩,做父母。
这种身份转变常常还伴随性情大变,比如曾经的文艺青年从此改写亲子日记了;曾经每日勤奋誓成大师的画家如今只在教儿子认识小鸟、太阳的时候动笔;曾经小清新的闺蜜现在跟你聊天不出三句必然绕到她家小孩儿身上;还有一种男同学在做了爸爸之后终于让你了解原来男人也能这么喋喋不休……
人生每个阶段的生活重心当然各有不同,爱家庭当然不是坏事,初为人父母也许真的有种难抑的兴奋,但假如把这种兴奋感一路绵延到社交生活,却也很容易演变成灾难。《时代》杂志曾经总结说,没有孩子的人对自己的社交生活最担心的时刻,就是当他们的朋友开始有了孩子的时候。
的确,这些朋友们好像突然去了另一个世界。逛街、唱歌、吃饭……各种社交活动不但再也很难组织,而且即便组织成功也容易变成育儿经验交流大会或是“快来加入我们”的动员大会。MSN头像是baby,开心网上更新的永远也是baby,微博上转帖的十有八九都是育儿知识,如果还写着博客那也多半是宝宝成长记?而你原本还以为80后一代嘛,就算做了父母也该都是辣爸辣妈才对,事到临头才发现,年轻的父母们大多还是不能免俗啊,他们最后还是成了甜不腻。
做父母是不是一定就该酷一点儿?很显然,这是一件私事儿。酷不酷没有客观标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逻辑和方法,分高级低级也不合适。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至少可以不那么招人烦。
每个宝宝都是天使这没错,但天使不一定都是天仙,就算是天仙也不一定要到处贴海报。残忍点儿说,有时候还是敝帚自珍比较好。
开始人生新阶段,情难自禁这没错,但分享这事儿其实很容易走火。温馨时刻和动人瞬间的含金量,其实都在于偶尔一表。
育儿归育儿,生活归生活。父母是新角色没错,但你还有很多别的角色要扮演,不能到处串戏,也不能不考虑观众的喜好搞巡演。还是那句话,在对的时间、对的场合做对的事儿真是太重要了。
前一段时间,微博上有人吐槽,描述他最欣赏的父母类朋友,应该是:请我吃饭(这很特么重要),在结账的时候被我瞥见TA钱包里有小孩的照片,我好奇想看,TA百般不肯,最后我强行拿来看了,说“还蛮可爱的”,TA一边将钱包收好,一边叹息:“我觉得不怎么地……来,咱聊点别的。”?这基本上就是膝下无子的人被逼到绝路之后的告白啊。
所以,但愿年轻的爸爸妈妈们能把模式切换功能调得更灵敏,让我们共建和谐社交好环境!
各种秀宝宝
也许秀宝宝和晒恩爱是同一回事,看似在表达自己满满的爱和幸福,其实更多只是在满足爱炫的心理。
宝宝成为自己的形象代言人
手机桌面、电脑桌面、微博、开心网、QQ等各种头像用的都是自己小孩的照片。要看到一张本人的照片,得用力翻上好几页可能才会找到一张亲子照。不得不残酷地指出一个事实:大多数宝宝长得并不是那么人见人爱。而且,你的朋友们想看的人其实是你。
热情地逼迫别人看照片
只要有人去拜访,少不了的一件事就是把宝宝从小到大的照片都拿出来,热心讲解。从相片簿到手机到电脑,甚至还有电子相框,反正就是任何影像资料都不放过,并且还同步讲述拍摄背后的故事,让你基本上没办法走神。
拿宝宝来搞创作
有闲情的妈妈们会像摆弄宠物一样时不时给宝宝拍一组动作照,一会儿是天使,一会儿是蜜蜂,有时候还有旁白和故事情节。如果妈妈足够有创意,倒是一场不错的真人漫画秀。
为宝宝开微博
还有的妈妈干脆直接以宝宝的身份开微博,然后模仿5岁小孩发布评论。虽然没明白这是哪门子的炒作,看到的人只会私下嘲笑一番然后绕道而行,但这些妈妈很投入,还真把自己当经纪人了。
DIY宝宝年历
有不少父母会把宝宝的艺术照做成年历送给亲朋好友。也许你以为这份DIY的新年礼物很有爱,成本比普通年历还高,可接到礼物的人却哭笑不得,谁愿意每天看着一个和自己无关的小孩的照片。还是自己默默地欣赏吧,最多给双方父母各送一份就够了。
明星宝宝真是被秀出来的
当然,在这个卖萌盛世中,宝宝天生丽质也的确很容易红。那位被妈妈扮成阿拉蕾的小姑娘现在新浪微博已经有96万粉丝,这当然也是妈妈一手操作的。至于这位小葡萄是不是也真的这么愿意被关注,那可能得好多年之后才能见分晓。
“宝宝吃完饭了”、“妞妞在玩小车”
把自己的小孩当巨星,一言一行都要公布于众,每天微博上总能看到几张生活抓拍照。事实上,没人关心你的孩子今天做了什么无关紧要的事,它玩小车的时候是微笑着还是嘟着嘴。
妈妈们多为自high
妈妈们总爱聚在一起谈论各自小孩的生活琐事。虽然看上去讨论得热火朝天,但其实大家只是在自high,也许没人在乎别的妈妈在说什么,重要的是要抢话语权说说自己的孩子,而且翻来覆去,无非就是那些事。
各种爱忠告
有了孩子,似乎瞬间就熟了,然后开始用过来人的口吻教育那些还没有结婚生孩子的朋友。但其实,很少有人乐意被教育。
年龄也差不多了,准备什么时候生孩子?
说话的口气像是结婚生子才是人生正道,每个人都应该这么生活,不这么做就是有问题、不正常。不知道为什么,从被人类学家发现的那个生活在非洲的人类祖先“科学亚当”到现在都过了6万年了,人们还是像所有生物一样把繁衍后代视为人生的头等大事。
没有孩子人生不完整啊!
不要拿“人生不完整”来说事,你选择了完整的家庭,我选择了完整的自己。如果一定要把未经历的说成是人生缺失,那只能说人生本来就是不完整的。
不结婚不生孩子是对父母的不孝
这个指控简直是人身攻击。生不生孩子是别人自己的事,用不着你操心。你怎么知道人家没有开明的父母?更何况,孝不孝也轮不到你评论。
以后生小孩,一定要……千万不要……
虽然前提还是假设别人一定会生孩子,不过这些忠告倒还算中肯,说不定哪天就用上了。就算用不上,听听也无妨,就当是科普知识吧。
各种育儿心得
跟直播似的,恨不得让你见证家里小朋友成长的每一个历史时刻,另外琐碎小事也能总结出各种哲理,每天都有新发现。
宝宝说……
“今天上学路上儿子对我说……”,“昨晚睡觉前我家宝宝说……”blah blah blah,如同引经据典,然后自己被感动一番。其实大部分亲子语录无非是小孩子模仿成年人的口气说了几句话,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小孩儿学习说话的过程。
宝宝病了
“昨天宝宝感冒了,本来只要醒着一刻也不停歇,一生病就完全变了个样。”然后开始描述生病前后有哪些不一样。这个在小时候就听妈妈阿姨们总结过无数次的结论现在依然被一遍一遍再次总结着,每次都像是个新发现。
状态更新
“这周五女儿要参加舞蹈演出”,“周一学校组织去春游”,要跳什么舞,穿什么衣服,春游要带什么零食,都会一一细说?即便是大牌明星,也没有粉丝会关心到这些细节吧。
喜欢吃什么
“你家宝宝喝这个牌子的奶粉啊。我也买过一次我家那个一口也不肯喝。”“他喜欢吃苹果,不喜欢吃香蕉。”每个人有不同的喜好,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吧。如果是几个朋友要决定去哪里吃饭,那确实需要交流一下彼此的口味偏好,而几个妈妈讨论着自己孩子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点在哪里呢?
分享的正能量
当然,分享本身还是件有意义的事情,七嘴八舌当中总有些有价值的信息。父母多多少少总会带些新的东西回去,也许是最近流行的新的益智游戏,或者尝试换一种和孩子交流的方式,甚至是种新的教育理念。
总算还有这样的酷爸酷妈
也有一些父母,说他们酷也好,爱得独特也好,他们在与小孩儿的交流上能保持一定程度的冷静和犀利,算是守住了底线。
你是我生的,但你真不美。
青春期的女儿照着镜子说:“我要减肥。”
妈妈说:“别减了,你要是减成功变瘦了,别人就只注意到你的丑了。”
我会提醒你避孕
4岁的女儿问:“妈妈你在吃什么药?”
妈妈说:“避孕药,吃了我就不会生孩子了。”
女儿问:“在哪个药店买的?我也要去买,我可不想生孩子。小孩子真麻烦。”
妈妈解释了半天在十几岁未发育之前是不会生孩子的,然后说,“等你长大了再买。”
女儿:“如果我忘记了怎么办?”
妈妈:“放心,我一定会提醒你的。”
你不能利用我对你的爱
17岁的女儿放了老爸鸽子,老爸心里很不舒服。
老爸:“你也会这样放同学的鸽子么?”
女儿:“不会啊。”
老爸:“这不公平,你在利用我对你的爱。”
你也该去整整容了
普鲁登斯:“爸爸,我明白你为什么要染发,不过你只需要把头发略微染亮一点就行了。你照照镜子看看自己,再看看报纸上你的照片,多难看啊!”
默多克:“哼……你也得做个整容才行!”
shit!my dad says
老爸:儿子,在一场绵长的婚姻中,你老婆的胸部会幻化成很多东西,我打赌你会怀念胸部只像意大利面和肉丸,而不像其他东西的日子。
儿子:……(文:郜艺; 图:李婷婷)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zaojiao/734845.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