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家慧的双语学习新动态(二)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智力开发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家慧的双语学习新动态(二)

zhengrong 的回复: (写于9/19/2001 11:04:16 PM)

孩子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种种现象相同。唯一的不同是父母的反应:父母在使用母语时,对自己和孩子的“问题”视而不见;而一旦意识到自己在使用外语,则总是缺乏自信。所以孩子们没有问题,问题仍然在于父母。

1。关于词汇量。使用外语时,困绕我们的最大问题始终会是词汇量和惯用法。有些对自己外语得意的中国朋友自夸“外语象母语一样好”,这样的说法从来都是很夸张。我有很多的书籍材料表明,英语国家6岁的孩子平均听力理解词汇为7800个,8岁时达18000个。英语国家的成年人平均积极词汇(能自由使用)为17000个,消极词汇(能读、能猜)为50000以上。我们中国人的英语词汇比之国外是非常有限的。中国16所重点大学理工科学生(消极)词汇平均3600个。英语专业8级别能认的词汇也就是8000左右,积极词汇只有2500(大纲要求,实际大部分人未达到)。日本教学大纲要求的英文词汇是15000个;俄罗斯是19000个。因此,词汇量始终会是我们的问题,此外,词汇使用是否准确也必然是一个问题。

但是,对于BILINGUAL PARENTING来说,这有不成为问题。这涉及到认知理论。实际上,任何一个概念,它可以分为很多层次。比如,生物、动物、四足动物、犬科、狗、牧羊狗……专门研究牧羊狗的人还会把这个概念分下去。而我们平常的语言交流中,总是根据需要使用了其中的某一中间层。一般的、非专业的交流中,往往使用泛指概念,比如,LOOK AT THAT BEAST,IT`S A MONSTER,也可以用DOG,SHEPHERD等代替BEAST,都没有关系。越泛指,越不精确。但丝毫不影响人的语言的正常发育。

最明显的是树,我到今天仍认不得几种树,除了棕榈树等几种,我始终把它们称为“树”就可以了。我的同事说到车,总说奔驰、宝马,我认不得,只称“小车”。我爱人认不得鱼,尤其是海鱼,我平常总说“买点海鱼吃”就行了。本地人则可能把海鱼分的更清楚,但他们仍然是知道就知道,不知道的品种就称为“鱼”。我分不清基围虾和九节虾,一致称海虾,从来不影响交流(有时候影响价格,呵呵)。

母语可以这样,使用外语时为何不这样做了?孩子吃饭,你说不来麦菜,就叫VEGETABLE,或者VEGEE不就行了?去问一下美国朋友,看他们是否都知道大叶杨、云杉怎么说?他们也不知道,就说“TREE”。

词义的准确与否,也不必过多考虑。语言不是逻辑学,而是模糊学。语言最重要的核心部分基本一致,人与人就可以交流。

不要为词汇发愁。词汇越丰富,思维越精密。但就教小孩说话来说,并没有一个量的标准。比如说我,小时候在农村,我的保姆词汇量绝对是很小的。而在其他城里家庭长大的孩子,他所接触的词汇量可能是我的3-5倍。其实保姆使用的这很小的词汇量,正是语言的核心(CORE VOCABULARY)。语言的核心部分基本一致,就可以完成交流的目的。有了它,就具备了语言交流的能力。其它词汇可以在适当的条件下得到发展。英语也一样,英语使用的词汇量很大,但使用频率最高的1000个单词占了任何一篇英语文章的80%篇幅。这些是孩子首先需要掌握、熟练的。孩子就具备阅读儿童书籍和与英语国家的人交流的能力。以后你还可以不断找英文书籍、材料给他看,词汇量会逐渐扩大,大到让你吃惊的地步。

在交流时,我们常使用一些策略,我亲耳听到美国妈妈对孩子使用 BIG PEOPLE 来指示 ADULTS 或GROWN-UPS,又有什么关系呢?语言学习最关键的是掌握语言的核心语法和核心词汇。俚语、俗语、惯用法,以后在生活中必要的话再积累不迟。

2.关于是否要坚持OPOL。许多语言学家都认为必须坚持OPOL,但并非必须这样。孩子是自然就知道CODE-SWITCHING的,随时切换,他们随时跟着变。英文说不会时,使用汉语未尝不可。但不要偷懒不断加大汉语分量。双语养育完全可以不拘形式。

3.也不是完全不“混”。孩子在四岁之前,两种语言的词汇、语法始终会混。大概1岁半以前,孩子认为所有的语言都是一个“泛语言”,在2岁左右孩子会意识到两种语言或方言的存在;然后会把两种语言的语法分开,但词汇会相互大量借用;在3岁半到4岁之间,有大概半个月的时间,孩子突然会把两种语言截然分开。

4.我坚持一条原则:在双语养育或其他教育上,应坚持“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不要老让孩子表演,给孩子测试,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但请您坚持始终使用英文。孩子一定会还给您一个惊喜。

家慧的双语学习新动态(三)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zaojiao/746897.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