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宝宝上幼儿园了,妈妈为孩子勇敢的迈出人生的第一步而感到骄傲,可孩子的一些行为表现却又让妈妈陷入了另一种困境,老师眼中的乖宝宝,妈妈面前的捣蛋鬼,面对孩子这样的性格妈妈们该怎么做呢?
幼儿园里的“两面派”
圆圆的妈妈对入园后变得“两面派”的女儿不禁有些担忧。圆圆在幼儿园里乖巧温顺,回到家里依旧是任性的“刁蛮公主”。每天下午去接她回家时,老师都夸她听话、懂事、自己的事自己做,还抢着帮老师做事,可是回家后连洗手都不肯自己洗。圆圆妈担心地问:这么小的孩子就知道做“两面派”,长大了怎么办?是不是这孩子很世故?又或者是自己教育方法不对,所以孩子一回家就不听话了。
家园“两面派”≠世故两三岁的孩子在幼儿园表现得比在家里好是正常现象,并不是孩子会“看人下菜”的世故表现。成年人在不同的环境里、在不同的人面前都会表现出不同的一面,何况是控制力、忍耐度有限的孩子。
小小年纪的孩子已经有荣辱感,希望得到赞同。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知道在幼儿园里要守规矩才能得到老师的表扬与喜爱,才能得到代表荣誉的小红花,因此孩子会控制自己,强迫自己按照老师的规矩办事,处处表现得符合老师要求的好孩子标准。
当宝宝回到家,到了一个安全、熟悉的环境,知道父母对自己的爱是无底线的,他们没必要再压抑自己的本性,甚至要通过一些“不听话”的行为发泄与释放,于是表现得与在幼儿园截然相反,这是孩子自身进行的一种减压调适,通过这种调适达到他们心理的平衡。
家内外的“两面派”
森森在家是个说一不二的小霸王,哭闹撒泼是他的强项,可是一跟生人接触他就表现得像个温顺的绵羊宝宝,被别的宝宝欺负后更像霜打的茄子,一点在家时的“强悍”作风也无。森森妈担心长此以往,森森会发展为双重人格。
里外“两面派”≠“双重人格”
孩子在家人与生人面前有不同的表现只是因为孩子社会交往能力缺乏,并不是双重人格。
孩子出生以后,在与别人交往的社会化过程中,首先交往的是父母,父母给到的安全感和对他犯错的容忍度让孩子在家里无法无天,喜欢按自己的想法去做,表现得顽皮、不听话,这是自主性发展的表现。但由于孩子的自主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所以在陌生的环境会显得怕生、拘束、胆怯。
亲子早教家长应该抓住孩子出生8 个月~ 3 岁之间这段发展自主性的关键期,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婴儿在6 个月大时就可以区分经常接触的人和陌生人,这时就可以鼓励孩子与小朋友一起玩,扩大他的社会生活圈。等到孩子大一些,便应该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他的自主能力。
呵护你家的“两面派”
宝宝有“两面派”表现不必大为担心,但是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影响宝宝的心理发展。
拒绝溺爱在孩子的自主性发展过程中过度放纵,会造成孩子任性、过度依赖,在隔代教育中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由祖辈带大的孩子往往为所欲为,骄横自私,溺爱就是罪魁祸首。别让您的爱变成了孩子健康成长的负担。
统一行为标准及时与幼儿园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情况和幼儿园的要求。让孩子明白,在家可以有更多爱与自由,但是行为标准还是一套。父母可以借老师的嘴告诉孩子:“老师希望你在家里跟在幼儿园一样棒。”
也可以在孩子有了好的表现后让老师多多表扬。
亲子网拒绝包办爸爸妈妈不要事事都替孩子做了,要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这对孩子而言,既是游戏,又是学习。父母不要过度心疼孩子,或害怕让孩子做事而惹出许多麻烦。一定要信任孩子,放开他们的手脚,这样才能锻炼孩子的能力和自觉性。
多给他赞美当孩子有良好的表现,父母不要吝啬你们的赞美,要给小宝宝充分的肯定,满足他的心理需求。同时,可以用寻求帮助、游戏等形式引导孩子有良好的行为,让孩子体会到劳动、助人的快乐。
总结:对于孩子生成“两面派”的性格多半是由于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而造成的,对于孩子该放手时就要放手,给他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杜绝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包办,从小锻炼孩子的独立性!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zaojiao/889469.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