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进入投入状态,那么孩子就能发挥出超越自己能力的水平。但不幸的是,大部分的孩子都无法投入到学习中。理由便是孩子多数对学习抱有一种不安的感觉。
奇凯岑特米哈伊提出,想要进入投入状态中,就需要三个阶段的因素:首先,目标和目的意识必须十分明确。其次,工作或是课题的难易度必须适当。最后,要迅速对结果给予回馈。 目标必须明确的理由是,能够毫不动摇地专注于课题上。如果对于“我为什么一定要做这个课题”没有明确想法的话,那么也就没有理由投入其中了。 课题难易度必须适中的理由是,当有了目标和目的意识之后,如果课题太过困难那么也就无法让人集中了。相反课题太过简单也会让人产生惰性。 最后,必须要对结果给予迅速回馈的理由,要与投入状态下的满足程度有着紧密的关联。在经历投入之后感到的快乐也就是一种回馈。以这种快乐体验为基础才可能进入下一次投入状态,所以回馈必须是迅速及时的。此外,通过投入经验人们就会向着自己树立的目标更近一步,这样的经历累积起来将会让人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同时收获快乐与未来的幸福。 接下来让我们将这个理论运用在孩子们的身上。 第一,当给孩子留课题的时候要让孩子建立“为什么必须做这个课题”的目的意识,这样孩子才能自主地树立目标。只有孩子自己选定目标的时候,才能自然地产生目的意识。 第二,课题的难易程度必须符合孩子的能力。孩子的能力若是还没有达到足够程度,而父母又对结果抱有过高期待的话,孩子就会对课题产生恐惧之心了。所以必须留给孩子符合他们能力水平的课题,当孩子确立目标的时候也要引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水准的目标,这点是相当重要的。 第三,对于投入的回馈。投入本身当然能够给人带来快乐和满足的回报,但如果在这回报上加入父母给孩子的回馈会更加理想。这里指的回馈并不是物质层面上的,而是指投入的行动、目的意识、对于努力的称赞等感情上的回报。重要的是,不能根据结果的好坏来进行称赞或是给予回馈。重要的不是投入的结果而是投入本身。但如果父母对于结果的态度不够明确,那么孩子就不会对投入后的快乐予以注意,而是会把精力放在投入行为的结果成败上。 虽然投入状态本身是一种积极的要素,但这并不代表说无论什么事情都要无条件投入其中。当课题的难度超越自身能力之时,人们就会产生可能无法解决课题的不安与担忧,严重的话还会转为不关心甚至放弃。反之,当课题难度低于自身能力的时候,也可能会感到乏味或出现疲态。课题太难或太简单所带来的不安或疲态等情感会干涉和妨碍投入的状态。只有当课题的难易程度与本人的能力相符合时才有可能产生投入。因此孩子在投入的时候,首先要把握孩子的能力,然后再选择与其能力相符合的课题。 为了让孩子变得投入,父母应该扮演的角色 正如前文提到的那样,奇凯岑特米哈伊主张“经历投入的频度各人各有不同,在青少年时期较多经历投入状态的学生在创造性等领域会获得相对良好的成就”。此外拉桑德(Rathunde)提出“投入的经历要在家庭中慢慢培养起来,尤其是在进行难度较高的活动或是活动得到支持的时候就会形成复合性的性格,这种倾向在家庭中经常出现”。惠伦(Whalen)则说“要尽可能引起孩子的兴趣、发掘他们的才能,这样孩子们才能更加投入”。 心理学家们对于投入的见解都是相似的,那就是:“家庭教育或是小学时期的教育能对孩子们投入的经历产生重大的影响。”尤其是进入幼儿园或学校之前进行的家庭教育,将会决定孩子是否有可能成长为具有丰富投入经历的人。此外根据父母价值观的不同,孩子们投入的程度也会有所不同。 如果父母是成绩至上主义者,那么孩子们的投入程度自然会降低。成绩至上的父母们会把焦点集中在结果而不是过程中,当然也就不会去关注孩子的能力和课题之间的关系了。成绩至上的父母培育的孩子总是担忧课题的艰难,并对成绩好坏一事充满不安情绪。这样的不安情绪就会成为妨碍投入的要素。 以让孩子们随心所欲为借口的父母对孩子的学业毫不关心,这样一来也会产生问题。这种父母对于教育没有兴趣也懒得教导孩子,在这种环境下并不是给孩子自由,而是对他们放任不管。这样的父母养育出来的孩子不仅在生活习惯上相对懒惰,也缺乏明确目的意识。没有目的意识的孩子,投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如果希望孩子们能够过上幸福成功的生活,那么就必须教导他们懂得投入带来的快乐。想要让孩子感受到投入的快乐,那么就必须切实地进行家庭教育。在家庭中父母要帮助孩子学习如何在人生道路上自己树立目标,并加以实践。孩子们能在自己沉醉的领域发掘出生活的意义,为了达到目标而集中自己所有的精力,即进入了快乐投入的状态。在那一瞬间,孩子就会成长为同时为了获得现在的快乐与将来的幸福而努力的人。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zaojiao/995173.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