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切莫“拒内”的内容,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助帮助!
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切莫“拒内”
本文题目中的“内”是指“课内文段”或“课文”。笔者的意思是在中考复习阶段,特别是在进行现代文阅读复习时,千万别拒绝对课文的复习。毋庸讳言,新课改实施以来,在现代文阅读考查这一块,课外文段攻城掠地,课内文段几无藏身之地。在中考语文试卷上,课内文段已从1999年尚占半壁河山的44%下降到2004年的6.9%,2005年则不到2%,几近销声匿迹。命题者、初三毕业班的师生对“课文”一词似乎避之唯恐不及,学生对课文只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而把大量时间花到浩如烟海的课外文段中,进行无休无止的训练,由此出现“课文无用论”,并波及初一初二师生。眼下,毕业班基本上已复习阶段,笔者在此大声呼吁: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切莫拒绝课内文段或课文的复习。
一、加强对课文复习非常必要
课文,是教材编写者依据大纲或课标在众多文章中千淘万选而来,是我们学习语文的“例子”,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让学生受到人文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的重要“工具”。其绝大多数是文质兼美的典范篇章。我们的课文,注意充分体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人类进步文化的融合,注意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时代色彩,能够承担起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以及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责任,从而保证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扎扎实实地学好这些课文,就是在初三复习期间也不能例外。相反,那些课文时文,虽然也经过一定筛选,但毕竟不能与课文相比,可能存在着诸多“硬伤”:或偏长偏难,或有科学性错误,或语言不够规范,或存在思想导向的偏差。对这类文章进行连篇累牍的训练,学生真正的语文素养能否提高大有疑问。与其如此,不如在中考现代文复习期间,眼光“向内”,聚集课文对这些文质兼美的典范篇章精雕细凿,深刻消化,使之化为培养语文素养的“养分”。然后以此为基础,眼光“向外”,通过对大量富有新鲜气息的时文的阅读补充,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我们不是反对在备考期做课外文段训练,只是提醒备考的师生千万别忽视了培养阅读能力的“课文”。况且中考的命题者也将选择中考现代文阅读材料的眼光转向了课文,力求让学生在考场这一特定场景下重新解读课文,使考生温故而知新,获得新的阅读体验与阅读感悟。
二、近年来中考现代文阅读命题涉及课文的几种形式
1. 文段全部来自课文,一般是人物形象生动、语言艺术奇妙、思想感情鲜明的经典段落。如2005年山东莱西卷《想和做》选段,2005年江苏苏州卷《最后一课》选段,2004年福建福州卷《成功》全文。
2. 文段全部来自课文,由两篇文章或文段构成比较阅读,或将同一题材不同体裁的文章进行比较,或将同一主题不同题材的文章进行比较,或将同一不同内容的文章进行比较。如2004年湖北荆门卷就将《鹤群翔空》选段与《斑羚飞渡》选段进行对比阅读,2003年山东卷也是将《故乡》选段与《挖荠菜》选段进行对比阅读。
3. 课内选段与课外材料相结合进行比较阅读,可以比较不同对同一现象的观点和情感的异同,也可以比较人物性格描写方法的异同,还可以比较文章的中心、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的异同,可以比较文章的思路与语言风格等等。如2005年贵州黔西南卷将《斑羚飞渡》与《藏羚羊跪拜》进行对比阅读,2002年黑龙江卷将《春》与《春风》进行对比阅读。
4. 选择内容、主旨与课文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的课外文章,要求考生以学过的课文为背景解读手中的阅读材料。如2005年江苏苏州卷《被女性化的苏州》,2004年江苏徐州卷《铁树最美的时候》(要求找出《紫藤萝瀑布》的语句进行赏析)。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zhongkao/110401.html
相关阅读:中考效率最高的复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