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的最后一个学年,应该如何应对好最后的冲刺呢?在这一学期中,定下目标,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按部就班地落实很重要。家长也要尽量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可通过散步、聊天等形式让孩子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放松一下。具体如何做?请看下面这篇文章:
迎接最后一学年
9月,新初三生将正式迎来初中最后一年的学习生涯。开学前,考生可适当预习一下初三教材,为新学年的学习奠定基础。
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是定好目标,在老师的帮助下,家长要和考生一起制订适合他们的学习、复习计划,然后按部就班地落实。考生的学习计划以“周”为单位制订最有效,这样不会因为计划时间过长而厌烦,也容易调整学习状态。
初一、初二学过的知识和初三新学期所学的知识是相互关联的。预习初三课本,考生不但可以获得新知识,而且还能通过总结找出以前遗漏的、掌握不好的知识点,通过反复推敲或请教老师,增加学习兴趣。
小长假别放松
10月,初三生将迎来国庆小长假。很多学校在假期结束后会有小测验。因此,在国庆小长假里,考生要细化学习计划,梳理知识体系,为之后的考试做好准备。
还有一些考生在刚开学的一个月里无法适应初三紧张的学习生活,压力骤然增大,产生厌学心理。趁这个假期,家长要和孩子多沟通,调整身心。在这种关键时刻,家长不要表现得焦虑烦躁,让孩子更加紧张。在保证孩子的正常饮食、起居、卫生的前提下,家长要尽量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可通过散步、聊天等形式让孩子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放松一下。
通过期中考自我检测
从10月中下旬至11月初,部分学校会陆续组织期中考试,主要检验上半学期的学习成果,考题一般为学校自主命题。如果孩子没考好,家长要帮他们及时调整,找出薄弱环节和问题,尽快弥补。
新高一生张婷婷说,初三第一学期主要讲新知识,期中考试主要是对这一阶段学习效果的检查和反馈,是对上半学期所学新知识的阶段性检测。没考好说明上半学期知识学得不扎实,考生不要因此对学习失去信心,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
一位老师说,如果孩子没考好,家长也要耐心对待,不要发脾气或提出更多的要求。家长可试着把问题抛给孩子,如“你觉得哪科没考好”、“什么原因”等,由孩子自己总结经验、教训,并和家长一起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改进计划,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
填写报名信息要准确
按照往年情况,1月是中考报名时间,学校会组织在校初三生报名。复读生可按相关政策到户籍所在区县报名。不过每年各区县复读生的具体报名时间不同,考生要提前打电话或上网查询。
有关人士提醒,中考网报有几点需要考生注意。首先,考生要在区县、学校安排的报名时间内完成报名;其次,考生要认真填写报名信息,确保信息的真实、完整、准确;最后,家长要注意提醒考生保管好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
另外,报名时,考生在填写邮寄录取通知书的地址、邮编时,要确保收件人姓名与所在地址一致,避免将来录取通知书的投递遇到麻烦。
做好期末考的复习
1月,初三生要开始准备期末考试。这次考试成绩对初三生非常重要,既是对考生初三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和综合思维训练情况的检测,又是中考填报志愿的一次重要参考。
这次考试内容一般以初三阶段学习的新知识为主。因此考生的复习要紧跟老师的教学进度,不要自乱阵脚。通过这次考试,考生可将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展现出来。学校会把这次考试作为检测考生基础知识掌握和初步综合思维训练情况的一个重要参照标准。期末考试是查漏补缺的机会。成绩不理想的考生可借此找到自身薄弱点,为今后有针对性的复习打好基础。
家长要了解的是,由于期末考试是全区统考,是对考生本学期学习情况的检验,其成绩排名对初三生下学期制订计划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家长和考生可根据期末考试成绩的排名,制订下学期的总计划;如已确定报考哪些学校,可根据这一总计划再制订出详细的分计划。
体检前要细心准备
从3月起,各校招生简章和招生计划陆续出台。如果对哪所学校感兴趣,家长可提前打电话向学校咨询或到校了解情况,也可登录学校网站,了解学校最新的招生信息。
各区县的体检也将从3月陆续开始,这是中考的一个重要环节。考生可根据学校安排,在指定时间内,到区县中小学卫生保健所进行体检。参加体检前,考生要仔细参考有关注意事项。如果对体检结果有异议,考生可提出复检。
每年都有初三生因为检前准备不充分,影响体检结果。海淀区中小学保健所工作人员提醒,在体检前,家长要监督考生不要吃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饮食以清淡为主,以免影响肝功能检验结果。初三生学习比较紧张,在体检前几天不要熬夜,要保证8小时以上的睡眠,睡眠不足会导致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冒。感冒可能引发考生转氨酶增高,影响体检结果。体检前,考生还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导致血压升高。
拿到体检通知书后,考生要根据自身条件选报适合的专业,以免入学后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zhongkao/1127748.html
相关阅读:十一将至 初中如何利用假期查漏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