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考前专项试题(推荐练习)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中考复习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为了能帮助广大学生朋友们提高成绩和思维能力,化学网初中频道特地为大家整理了中考化学考前专项试题,希望能够切实的帮到大家,同时祝大家学业进步!

1.下列项目没有列入空气质量监测的是()

A. N2 B. SO2 C. CO D. PM2.5

考点: 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根据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所涉及的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及臭氧等),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及臭氧等.

A、N2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没有列入空气质量监测,故选项正确.

B、SO2属于空气污染物,是列入空气质量监测的物质,故选项错误.

C、CO属于空气污染物,是列入空气质量监测的物质,故选项错误.

D、PM2.5属于空气污染物,是列入空气质量监测的物质,故选项错误.

2.(2分)保持CO2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 C B. O C. CO D. CO2

考点: 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根据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分析回答本题.

解答: 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所以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二氧化碳分子.

3.(2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清洁空气 B. 石灰石 C. 蒸馏水 D. 牛奶

考点: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分类.

分析: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解答: 解:A、清洁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B、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一些其它物质,属于混合物;

C、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D、牛奶中含有水、蛋白质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4.(2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 氧气用于气焊 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 氮气用于保护气 D. 一氧化碳用于炼铁

考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氧气用于气焊,是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C、氮气用于保护气,是利用了氮气化学性质稳定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一氧化碳用于炼铁,是利用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5.(2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液体取用 C.

量取液体 D.

过滤

考点: 加热器皿-酒精灯;测量容器-量筒;液体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根据酒精灯的点燃方法解答;

B、根据倾倒液体的方法解答;

C、根据量筒内液体的读数方法解答;

D、根据过滤的方法解答.

解答: 解:A、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否则会造成酒精洒出引起火灾,错误;

B、取用液体的方法正确;

C、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错误;

6.(3分)根据如图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氯原子的质子数是 17

B. 氯属于非金属元素

C. 在化学变化中,氯原子易得到1个电子

D. 当X=8 时,该粒子是阳离子

考点: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并结合原子结构示意图的信息来分析解答.

解答: 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17,即质子数为17,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元素名称的偏旁气可知,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其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一个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当X等于8时,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属于阴离子,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7.(3分)通常用的食醋中含有3%?5%的乙酸(C2H4O2).有关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含有氧分子 B. 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60 g

C. C、H元素质量比为1:2 D. 10 g 乙酸含碳元素4 g

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A.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规定来分析;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D.根据一定质量的化合物中所含元素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解答: 解:A.乙酸是由乙酸分子构成的,乙酸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乙酸中不存在氧分子,故错误;

B.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而不是g,故错误;

C.乙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6:1,故错误.

8.(3分)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其固体质量变化可用如图表示,则(80?48)g 表示的质量为()

A. 生成物MgO的质量 B. 参加反应O2的质量

C. 参加反应Mg的质量 D. 生成物MgO与参加反应O2的质量和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回答,镁在空气中燃烧是与氧气反应,反应后生成氧化镁,氧化镁的质量等于镁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和.

解答: 解:从图示看出,48g表示反应前固体的质量,就是镁条的质量,80g表示反应后固体的质量,是氧化镁的质量,则,(80?48)g就表示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

9.(3分)(重庆)我们曾经做过以下一组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①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②CO2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③CO2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 ④CO2不支持燃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考点: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专题: 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本题设计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视角新颖,这类题通常起点高,落点低,可用类比的方法寻找与该物质性质相似的课本中的物质.观察图示,大家很容易就回忆起二氧化碳曾做过类似的实验,联想验证二氧化碳溶于水的实验设计思路即可解答.

解答: 解:①对比试验1、2,无法得到CO2密度比空气密度的比较,故①错误;

②对比试验1、2,干石蕊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变红色,证明二氧化碳溶于水后生成的新物质能使石蕊变红,故②正确;

③由试验1证明CO2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故③正确;

④对比试验1、2,不能得到CO2不支持燃烧,故④错误.

10.(3分)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丁一定是化合物 B. 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该反应的类型为分解反应 D. 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 1:8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本题可分析甲~丁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减少了48%?30%=18%,故甲是反应物;同理可以确定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41%?25%=16%,故乙是生成物;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没有参加反应.丁的质量分数增加了19%?17%=2%,丙是生成物;

该反应中乙、丙是生成物,甲质量减少,为反应物,符合一变多的特点,为分解反应.故:

A、由分析可知:丁是生成物,可能是化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没有参加反应,也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故选项说法错误.

C、该反应中乙、丙是生成物,甲质量减少,为反应物,符合一变多的特点,为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D、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16%:2%=8:1故选项说法错误.

希望为大家提供的中考化学考前专项试题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zhongkao/864549.html

相关阅读:2019年中考考前你需要做好的11个准备